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元祐党籍碑在桂林者今尚存沈鲁堂太守拓一本见示援笔作歌

标题包含
元祐党籍碑在桂林者今尚存沈鲁堂太守拓一本见示援笔作歌
崇宁四年二月吉,臣京奉敕书党籍。首编元祐终元符,所在郡司咸勒石。大书深刻何煌煌,执政待制分班行。聿从章相初定案,七十三人已滥觞。子瞻儋州子由雷,分地各就名偏旁。兹更增列三百九,直空人国无留良。殁者追夺生者窜,并禁子孙仕朝堂。兼有曾持绍述议,亦得附骥分余光。问胡作此一网计,众正登朝我将弃。遂甘铸铁错竟成,肯令死灰焰重炽。剪除异己期必尽,威福横行乃无忌。太师原是一魔君,谬托左元仙伯位,龙脑烟浮别院香,鹑羹命贱行厨味。比邻侍女知避名,天子姻家亲赐醉。回礼南迁诸党人,瘴雨蛮烟葬无地。穷荒僦屋方坐愁,相府歌钟正得意。岂知公道昭日星,锢之愈力名愈馨。朝端枉矜九州鼎,天下已诵千佛经,磨砻贞石妙镌刻,翻似为作功德铭。呜呼权奸所争亦细故,祇此目前富贵具。庸知数十年荣华,不过蜉蝣一旦暮。何苦抵死仇正人,徒供千载嬉笑怒。冰山他日况崩摧,白头也赴长沙路。桃花三树诏勒回,东明佛镫黑如雾。一样投荒作逐臣,乘比诸贤多臭腐。相传星变已毁碑,此碑何以完无亏。想因桂管地僻左,深岩无人施斧椎。碑阴不镌刻工某,毋乃亦是安民为。沈侯好古拓一纸,铁画银钩坛绝技。一点金锋虽兆乱,临池功深物秀美。惜哉若亦作清流,故自不减苏黄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清朝著名学者、诗人,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 早年家境贫寒,但才华横溢。于雍正五年(1727年)中举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查看更多
🌸ZYbaby
去完善

译文
崇宁四年二月吉日,我受命负责审查元祐和元符时期的党籍资料。首先被审查的是元祐及元符时期的各地方官员,他们将这些资料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刻上的字多么辉煌啊,执政大臣和待制大臣们都要按照顺序来查看。自从章相开始确定名单以来,已经有73人被列入其中。苏轼被贬到儋州,苏辙被贬到雷州,他们的名字都按偏旁进行分类。现在又增加了390个人,以至于全国都没有什么好人才了。去世的人被剥夺荣誉,活着的人被放逐,并且禁止他们的子孙在朝廷任职。还有一些曾经支持过章相的人,也能分到一些好处。他们为什么要实施这么严密的计划呢?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将所有正直的大臣赶出朝廷。这种铁腕政策最终导致了失败,因为他们无法让已死的灰烬重新燃烧起来。这些人一心要剪除所有的异己,以便能够毫无忌惮地行使权力。太师原来是一个恶魔,他却冒充左元仙人,过着奢侈的生活。他的院子里烟雾弥漫,散发着龙脑的香气,而他的餐桌上却总是摆满美味佳肴。他的邻居们都对他敬而远之,连他的亲戚们也都被他疏远。他在朝廷里享受着荣华富贵,却忘记了公正和道义。他认为他已经掌控了一切,但实际上他的恶行已经被世人所知。他的势力逐渐削弱,而那些被他打压的人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尊敬。那些原本为他歌功颂德的人们,也开始嘲笑他的愚蠢。最终,当他年迈时,他也受到了惩罚。虽然他被贬到了偏远的地区,但他的名声却被人们传颂。这些奸邪小人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们不知道,几十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他们为什么要去仇恨那些正直的人呢?这只会让他们成为千古的笑柄。冰山的崩塌就在眼前,而那些曾经的权臣也将走向末路。
🌸ZYbaby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元祐:北宋年号,时间是公元1086年至1094年。 2. 党籍:指宋代士大夫党派之争中的元祐派人士名单。 3. 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是宋徽宗的年号。 4. 臣京:即秦桧,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5. 大书深刻:意指对元祐党籍人士的严厉惩处。 6. 子瞻儋州子由雷:分别指苏轼被贬至儋州和苏辙被贬至雷州。 7. 绍述议:主张恢复神宗皇帝的改革政策。 8. 朝堂:朝廷政治的中心。 9. 龙脑烟浮别院香:形容权势熏天的生活。 10. 鹑羹命贱行厨味:形容生活奢侈。 11. 瘴雨蛮烟:形容贬谪地区的恶劣环境。 12. 具:完备。 13. 蜉蝣:一种生命短暂的昆虫,此处比喻权势荣华的短暂。 14. 冰山:形容权势犹如冰山一角,很容易崩塌。 15. 桃花三树诏勒回:指宋哲宗死后,崇宁年间曾下令赦免元祐党人的事实。 16. 安民:指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17. 沈侯:指沈鲁堂太守。 18. 铁画银钩:形容书法作品的精美。 19. 金锋:毛笔尖。 20. 流:流放,贬谪。 21. 苏黄米:分别指苏轼、黄庭坚和米芾,均为宋代著名书法家。
🌸ZYbaby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较长,主要为介绍背景:元祐党籍碑,是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公布的党派黑名单。诗人赵翼因看到沈鲁堂太守拓印的广西桂林地区的元祐党籍碑,产生了诸多感慨。 诗中描述了党锢祸起时的情景,明确指责奸佞的小人把持朝政,陷害忠良。诗人在诗中将邪恶势力与正义力量作了鲜明的对比,诸如崇宁年间张商英独揽大权,追夺故去大臣的荣誉,禁止他们的子孙在朝廷任职,而原本与他持有相同政治观念的人却纷纷获得恩宠。 另一方面,那些被流放、受迫害的官员,身居困厄之地,生活艰难。朝庭的权臣肆意妄为,他们的女儿受到皇帝宠爱,而自己的老婆也只能在旁边侍奉,这种鲜明的对比展现出皇家的荒淫无道和忠良之士的无辜受难。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些遭到迫害的大臣虽然度过了苦难的日子,但是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那些曾经为非作歹的人,最终也在历史的进程中受到了惩罚。诗人认为沈鲁堂对于古代文化的执着和技艺上的严谨也是值得赞誉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党同伐异、黑白颠倒的历史事实,表达了作者对于正义与邪恶、善良与残暴的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元祐党籍碑背后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同情。
🌸ZYbaby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祐党籍碑在桂林者今尚存沈鲁堂太守拓一本见示援笔作歌》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推断为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5年)。 赵翼在创作此诗时,正值他人生的中年时期,官场生涯相对稳定。他在诗中展现出对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深思,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学者型官员的敏锐洞察力。 此外,从诗的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基于宋代元祐党籍碑的历史诗歌。北宋元祐年间(公元1086年-1093年),由司马光、苏轼等保守派发起的“元祐更化”运动失败后,宣仁皇后下诏将元祐年间主持变法改革的三十余人定为“元祐党籍”,刻石立碑,以示后人。这一事件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也反映出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 结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推测赵翼在此诗中表现出的情感可能既是对历史的反思,又是对现实政治的忧虑。他以富有哲理的眼光回顾了这一事件,以此警示世人要铭记历史,避免重蹈覆辙。
🌸ZYbaby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