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赋呈李制府 其一

标题包含
赋呈李制府 其一
忽随使节别江村,为扫闽南瘴雾昏。朝依重臣威海国,我惭高士入军门。笔无草檄新才思,刀有征蛮旧血痕。莫笑挂冠翻入幕,报师恩即报君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翼(1727年-1814年),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清朝著名学者、诗人,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 早年家境贫寒,但才华横溢。于雍正五年(1727年)中举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查看更多
Joeyinlove
去完善

译文
忽然跟随使者离开江边的小村,为了扫除闽南地区的昏暗雾气。在威震海国的重臣面前,我惭愧作为高士却进入了军队的大门。笔下没有起草檄文的才华,但手中却有过去的战斗痕迹。不要嘲笑我脱下官帽进入幕府,这是报答师傅的恩情也是报答君主的恩情。
Joeyinlove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赋呈李制府:指诗人的一首诗歌向李制府献诗。 2. 忽随使节别江村:描述诗人跟随使节离别江村的情况。 3. 闽南:福建省南部地区。 4. 瘴雾:南方湿热地区产生的有毒雾气,能致人生病。 5. 朝依重臣威海国:朝依赖贤明的重臣保卫海国安宁。 6. 高士:指有才德的人。 7. 军门:古代军事职务的名称,这里指的是军队将领。 8. 笔无草檄新才思:形容自己虽然有才华,但无法写出像起草檄文那样新的诗句。 9. 征蛮:攻打少数民族地区。 10. 莫笑挂冠翻入幕:不要嘲笑辞官不做的人加入军事幕僚。 11. 报师恩即报君恩:侍奉师傅的恩情也就是报答国家的恩情。
Joeyinlove
去完善
赏析
该诗题目中的“赋呈”和“李制府”都是尊称,可以理解为作者向上级献诗,以表达他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情。 首联“忽随使节别江村,为扫闽南瘴雾昏”描写了诗人随着朝廷使者离开家乡,来到闽南这个被瘴气笼罩的地方。颔联“朝依重臣威海国,我惭高士入军门”表示尽管诗人对进入军队感到有些自卑,但仍敬重国家重臣,愿意为他们效劳。颈联“笔无草檄新才思,刀有征蛮旧血痕”表达了虽然自己的文采还不够横溢,但愿意在战场上为国家和民族洒热血的决心。尾联“莫笑挂冠翻入幕,报师恩即报君恩”则表明诗人无怨无悔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以此报答老师的恩情和国家的恩情。整首诗充满豪情壮志,展现了诗人为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
Joeyinlov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呈李制府 其一》是清代著名文人赵翼在乾隆年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康乾盛世”的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然而,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各种社会矛盾也在逐渐积累,特别是在官场之中。 赵翼此时正是一位书生,他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然而,在那个时代,科举考试依然是士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赵翼虽然才学出众,但屡次参加科举都未能及第,这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愤懑。 在这首诗中,赵翼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失望。同时,他也流露出对公平、公正的渴望,希望有一位明君能够拯救这个黑暗的世界。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Joeyinlov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