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
昔岁相知别有情,几回磨拭始将行。
如今老去愁无限,抱向闲窗却怕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年我们相识时,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分别之时多次流泪告别。现在我们都已年迈,心中的烦恼越来越多,想要靠近窗户享受阳光,却又害怕明亮的阳光照进心底,勾起无尽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昔:过去、往昔。
2. 相知:彼此相互了解的朋友。
3. 别:离别、分别。
4. 磨拭:擦拭、打磨。
5. 始:开始、才。
6. 老去:年纪变大、变老。
7. 愁无限:形容忧愁很多,无边无际。
8. 抱:拿着、持着。
9. 闲窗:无人打扰的窗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镜子与人生感悟的诗词。诗人在开篇即表达了过去与镜子的亲密关系和深厚感情,描述了曾经的温馨时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已日渐衰老,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忧虑和惆怅。怀抱着那面陪伴多年的镜子,却害怕光线过于明亮,揭示出自己老去的容颜。这首诗通过镜子这一意象,巧妙地揭示了人们对于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镜》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邺的作品,创作于晚唐时期。罗邺是唐朝后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风独特,以描绘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这首《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镜子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
在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罗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屡次落第,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种人生际遇的影响下,罗邺开始关注社会的底层人民,关注他们的生活困苦和精神追求。
在《镜》这首诗中,罗邺通过对镜子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对世事的感慨。他认为,镜子既能照出人的美貌,也能照出人的丑陋,正如人生的两面性一样。他提醒人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勇于改正错误,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此外,他还暗示了晚唐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