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咏
玉槛瑶轩任所依,东风休忆岭头归。
金笼共惜好毛羽,红觜莫教多是非。
便向郄堂夸饮啄,还应祢笔发光辉。
乘时得路何须贵,燕雀鸾凤各有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殿堂任由您依靠,东风不必再回忆从山岭归来。
珍视金笼中美丽的羽毛,红嘴巴不要招惹太多的是非。
在堂前炫耀饮啄之技,用笔挥洒出光辉。
顺应时运实现梦想无需高贵,燕雀与鸾凤各有其独特的机遇。
去完善
释义
1. 玉槛瑶轩:玉槛,玉石砌成的栏杆;瑶轩,华美的亭台。这里指诗人饲养鹦鹉的地方。
2. 东风:春风。
3. 岭头:岭巅,山巅。这里可能指的是鹦鹉的故乡,位于中国南方的山岭地区。
4. 金笼:金属制成的鸟笼。
5. 红觜:红色的鸟喙。
6. 郄堂:郄氏,此处可能代指唐代文人杜牧。杜牧曾以鹦鹉为题材写过诗。
7. 祢笔:祢衡,东汉末年的一位才子,以文笔著称。这里代指有才华的人。
8. 燕雀:燕子和小鸟,比喻地位低微的人。
9. 鸾凤:凤凰,比喻出类拔萃的人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咏了鹦鹉,并寄托了作者的人生哲理。首联描绘了鹦鹉在玉槛瑶轩的舒适环境中生活,不需要回忆起东风吹拂下的山林风光。颔联则通过“金笼”与“红觜”的对比,表达出作者对于鹦鹉能够珍惜羽毛、不惹是非的欣赏之情。颈联则进一步渲染了鹦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尽管受到人类的宠爱,但它仍能在文学领域发出光辉。尾联则揭示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缘和道路,无须羡慕他人。这首诗借物抒怀,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鹦鹉咏》是唐代诗人罗邺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50年前后,正值晚唐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罗邺正处于他人生的低谷期。他曾是进士出身,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这让他感到郁郁不得志。然而,他在文学创作上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以描绘社会现象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
在晚唐时期,由于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原因,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这使得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文学创作,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罗邺也不例外,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关注和思考。
《鹦鹉咏》正是罗邺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他通过对鹦鹉的描绘,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的不满和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