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四十年来诗酒徒,一生缘兴滞江湖。
不愁世上无人识,唯怕村中没酒沽。
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蛮奴。
焚鱼酌醴醉尧代,吟向席门聊自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四句诗的意思是:“我作为一个诗人与酒徒,四十年以来一直在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缘分。我不担心世界上没有人理解我的才华,只害怕在我生活的地方买不到酒。春天时我在小巷里摘桑叶,喧闹声吸引了那些采桑女子;江边的船上吹起了笛子,演奏出悠扬的曲子,舞者翩翩起舞。吃着烤鱼、喝着美酒,陶醉在这美好的时代,然后在宴席上大声吟唱,以此自娱自乐。”
去完善
释义
《自遣》罗邺
1. 四十年:诗人虚指自己的年龄,表示年岁已高。
2. 诗酒徒:诗人以诗歌和酒为伴,表现自己寄情于诗酒的生活态度。
3. 缘兴:缘分与兴致。
4. 滞:停留,滞留。
5. 江湖:此处泛指四方各地。
6. 愁:担忧,忧虑。
7. 世上:人世间,社会。
8. 人识:被别人认识和认可。
9. 唯怕:只担心。
10. 村中:乡村,农村。
11. 酒沽:售卖酒的店铺。
12. 春巷:春天的巷子。
13. 摘桑:采桑,采摘桑叶。
14. 喧姹女:喧闹的女工们。姹女,指年轻女子。
15. 江船:江河上的船只。
16. 吹笛:吹奏笛子。
17. 舞蛮奴:跳舞的奴隶。蛮奴,指南方的奴隶。
18. 焚鱼:烤鱼。
19. 酌醴:倒酒。
20. 醉尧代:陶醉在太平盛世。
21. 吟向:吟咏着。
22. 席门:设筵待客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自遣》,是唐朝诗人罗邺所作。诗人以戏谑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四十年来作为诗酒之徒的生活。在诗歌的开头,他写道:“四十年来诗酒徒,一生缘兴滞江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人生中漂泊不定、寄情诗酒的感慨。他并不担心自己的才华不被世人所认识,反而害怕的是在村子里找不到卖酒的商店。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在春天里,妇女们在喧闹的街巷采摘桑叶;江边的船只上传来了蛮族奴仆吹奏的笛声。这些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民间生活的热爱和关注。诗人还提到,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他们可以一边品尝美味的烤鱼,一边斟酌美酒,尽情地享受着诗歌带来的愉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酒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快乐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遣》是晚唐诗人罗邺的一首诗作,创作于9世纪初期。在这首诗歌中,罗邺抒发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罗邺生活在晚唐时期,这个时期唐朝国势日衰,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罗邺曾任荆州刺史,但由于战乱和政治斗争,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这使得他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功名利禄的虚无。
在《自遣》这首诗中,罗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的悲观情绪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通过逃避世俗纷争来寻求心灵的宁静。这种思想反映了晚唐士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