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处处东风扑晚阳,轻轻醉粉落无香。
就中堪恨隋堤上,曾惹龙舟舞凤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到处都是春风吹拂着夕阳,轻柔的花瓣飘落却没有香气。
在这其中最令人痛恨的是隋堤之上,曾经吸引了龙舟赛和凤凰飞舞的热闹景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罗邺:唐朝诗人,字友良,闽县人。
2. 处:地方,各处。
3. 东风:春风。
4. 晚阳:夕阳。
5. 轻轻:轻柔地。
6. 醉粉:指柳絮。
7. 落无香:指柳絮落在地上没有香味。
8. 就中:在其中。
9. 堪恨:令人遗憾。
10. 隋堤:隋朝大运河的河堤,此处代指柳絮飘飞的景象。
11. 龙舟:隋炀帝乘坐的龙舟。
12. 舞凤凰:比喻隋炀帝在龙舟上观赏歌舞表演。
去完善
赏析
《柳絮》一诗是唐代诗人罗邺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柳絮轻盈、随风飘散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沉思。诗歌以“春风”起兴,形象地描述了柳絮在傍晚时分被风吹落的景象,展现出一种轻柔的美感。然而,诗人却在诗中对隋堤上的柳絮表现出了一丝憎恨之情,这是因为在隋朝时期,隋炀帝曾在运河边的柳絮上组织盛大的龙舟赛,使许多百姓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因此,诗人通过对柳絮的描绘,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切。同时,这也传达出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絮》是唐朝诗人罗邺的一首描绘春天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9世纪初,即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这一时期,罗邺因家境贫寒,一生未能考取功名,但他凭借自己的才学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诗人。
在罗邺生活的时代,唐朝已经进入了中期,虽然国力仍然强盛,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政治方面,宦官权力逐渐增强,皇帝对朝政的控制力减弱;经济方面,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社会方面,士人阶层对科举制度的期望值过高,导致许多人怀才不遇。这些因素都对罗邺的人生际遇产生了影响,使他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
在《柳絮》这首诗中,罗邺通过对柳絮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他借柳絮随风飘荡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同时,他也以柳絮比喻那些陷入困境的人们,表达了对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罗邺作为一个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