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门
青门春色一花开,长到花时把酒杯。
自觉无家似潮水,不知归处去还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青门附近,春天的景色就像一朵盛开的花儿一样美丽动人。每当花儿开放的时候,我就会拿着酒杯欣赏这美丽的景象。我觉得自己没有家像潮水一样四处飘荡,不知道应该回到哪里去,但还会回来这里寻找归宿。
去完善
释义
1. 青门:古代长安城的城门之一,位于汉代长安城东南,又称“霸城门”。这里代指唐朝都城长安的门禁区域。
2. 潮水:比喻流浪者或游子的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3. 归处:回家的地方,即故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离别故乡时的情感。“青门春色一花开”描绘出春天的景象,为诗歌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氛围,但接下来的“长到花时把酒杯”却透露出一丝哀愁,象征着作者在远离故乡的旅途中度过美好时光,却也伴随着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自觉无家似潮水”更是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知的旅途的惶恐,而“不知归处去还来”则表现出诗人无奈的心境,虽然无法确定未来的方向,但他仍然坚持前行,渴望着再次回到故乡的那一天。这首诗以富有哲理和情感的笔触展示了作者离家远行的心情,将离别、乡愁等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邺的《出都门》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大致在公元850年左右。这一时期,唐朝国力日渐衰弱,政治腐朽,民不聊生。诗人罗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离开了繁华的都城长安,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涯。
罗邺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他曾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如愿以偿。这使他对社会现实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的体验。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
《出都门》这首诗正是罗邺在这种人生际遇下创作的。他在离开都城长安的时候,心中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未来的担忧。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他凝练的诗句,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