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别
北来南去几时休,人在光阴似箭流。
直待江山尽无路,始因抛得别离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北方南下何时能停息,人生时光匆匆如箭矢。
直到河山尽头再无路,才会抛开离别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北来南去":这里指的是诗人以及其朋友们的多次南北往来,是他们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跋涉的写照。
2. "光阴似箭":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如箭矢一般,这里是诗人感叹时间的匆匆而过。
3. "直待":直到;表示条件、时间是到了某个地步才会出现后面的结果。
4. "尽无路":指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走到无法继续前行的地方。
5. "始因":开始因为,这里是说在历经多次迁徙与离别之后,他们才开始明白何为真正的别离之愁。
去完善
赏析
罗邺的这首《叹别》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时光流转、离别愁绪的画面。首句“北来南去几时休”生动地描述了人们为了生活奔波劳碌、南北迁徙的景象,感叹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何时是个尽头。接下来的“人在光阴似箭流”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如同离弦之箭般迅速,意味着人们的年华就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悄然消逝。
而“直待江山尽无路”则表达了人们在经历了无数的离别和世事沧桑后,终于发现曾经的江山已经物是人非,一切都已经无法回头。此时,人们才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开始感受到那深埋在心底的别离之苦。最后一句“始因抛得别离愁”则揭示了人们在经历重重磨难后,终究还是被迫放下曾经的执著,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叹别》是唐代诗人罗邺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60年左右,这是唐朝末期的一个动荡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繁。
罗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际遇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他曾担任过幕僚、从事过游侠等活动,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和战争的残酷。这些经历使他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
在《叹别》这首诗中,罗邺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表达了人们在大时代背景下对故乡、亲人和友情的眷恋之情。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末年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