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二首
芳草长含玉辇尘,君王游幸此中频。
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
虽然自小属梨园,不识先皇玉殿门。
还是当时歌舞曲,今来何处最承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草生长之中仍带着昔日皇家车马的尘土,皇帝时常巡游在这美景中。今天有特别的受宠之处,鹦鹉飞来像人一样说话。虽然我从小就属于歌剧院,但未曾进过皇帝的宫殿。还是那些过去的歌舞曲子,如今在哪里最受宠爱呢?
去完善
释义
1. 芳草:指春天的花卉草树。
2. 玉辇:帝王所乘的车。
3. 承恩:接受皇帝的恩泽。
4.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音乐的机构。这里指音乐班子。
5. 先皇:已故的皇帝。
去完善
赏析
《宫中二首》是唐代诗人罗邺所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咏史的方式描绘了宫中的景象和人物命运。第一首诗通过“芳草长含玉辇尘”的景象描绘出皇帝频繁游幸于宫中的场景。接着,诗人用“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表达对皇帝宠幸的非正常方式的讽刺。第二首诗则以“虽然自小属梨园,不识先皇玉殿门”表达了对旧时皇帝的怀念,同时暗示了现皇帝的荒淫无度。最后两句“还是当时歌舞曲,今来何处最承恩”则表达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宫廷内的欢歌笑语始终如一,而真正得到皇帝恩宠的人却是那些善于讨好献媚之人。整组诗语言凝练,寓意深刻,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末五代时期,罗邺作为当时的著名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宫中二首》是罗邺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在公元9世纪末期,即唐朝末年。
在这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罗邺的一生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曾担任地方官职,但因为时局不稳,多次被贬谪。他目睹了朝廷的腐朽和社会的不公,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这种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创作《宫中二首》时,罗邺正身处皇宫之中。此时的唐朝已经进入了衰落阶段,皇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罗邺作为一名正直的官员,对这样的现实深感痛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唤起人们的觉醒。在这首诗中,他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讽刺,揭示了皇宫中的奢侈生活和社会的不公。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