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花

标题包含
野花
拂露丛开血色殷,枉无名字对空山。 时逢舞蝶寻香至,少有行人辍櫂攀。 若在侯门看不足,为生江岸见如闲。 结根毕竟输桃李,长近都城紫陌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晨露水下的红花鲜艳夺目,却在这空山中默默无闻。 恰逢舞蝶寻香飞来,游人罕至放下船桨攀登。 若是在豪门大户中自然不够稀罕,但在江边人家眼中如家常便饭。 相比于桃花李花,它扎根的地方更接近都城的繁华街道。
去完善
释义
1. 拂露:指清晨露水尚未干的时候。拂,轻触;露,清晨的露水。 2. 丛开:成群盛开。 3. 血色殷:形容花的颜色如同血液般鲜艳。血色,血的颜色,此处借指花的颜色;殷,深红色。 4. 枉无名字:白白地没有名字。枉,徒然,白白地;名字,名称。 5. 对空山:对着空寂的山谷。空山,空旷的山谷。 6. 舞蝶:飞舞的蝴蝶。 7. 寻香至:寻找花香而来。 8. 辍櫂攀:停船上岸去攀爬。辍,停止;櫂,同“棹”,划船的工具。 9. 侯门:诸侯之门,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10. 生江:江边生长的野花。生,生长;江,江河。 11. 见如闲:看起来好像很悠闲。见,看起来;如,好像;闲,闲暇,悠闲。 12. 结根:扎根生长。 13. 毕竟:终究,最终。 14. 输:输给,比不上。 15. 紫陌:都城中的大路。紫,帝王之气;陌,田间小路。
去完善
赏析
罗邺的这首《野花》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野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朴实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不屑。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让我们细细品味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末五代时期,罗邺创作了一首名为《野花》的诗歌。这首诗描绘了野花在荒郊野外独自绽放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野花的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方面,此诗创作于晚唐五代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罗邺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际遇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晚唐五代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深重。在这个背景下,罗邺作为一位关注民生、关心社会的诗人,他以野花为题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通过描绘野花的美丽景象,诗人希望人们能够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