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留别义初上人
塞寺穷秋别还师,西风一雁倍伤悲。
每嗟尘世长多事,重到禅斋是几时。
霜岭自添红叶恨,月溪休和碧云词。
关河回首便千里,飞锡南归讵可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深秋时节在寺庙告别回到军队,西风吹过一只大雁更让我悲伤。
时常感叹世间事情繁多,再次来到禅房已经过了多久。
冷霜染红的山林增添了我心中的遗憾,月光洒在溪流上不能和我一起谱写优美的诗句。
回顾祖国山河已隔千里,拿着锡杖飞回南方的愿望或许可以实现。
去完善
释义
1. 塞寺:边塞的寺庙。这里指义初上人所在的寺庙。
2. 穷秋:晚秋。这里指秋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3. 西风:秋天的风。古人认为西方代表秋天,所以称秋风为西风。
4. 一雁:一只大雁。这里指天上飞行的大雁。
5. 嗟:感叹词,表示叹息或悲伤。
6. 尘世:人世间。
7. 长多事:经常有很多事情发生。
8. 禅斋:僧人的住处。这里指义初上人的住所。
9. 霜岭:被霜覆盖的山岭。
10. 红叶恨:因红叶而引发的感慨。
11. 月溪:月光下的溪水。
12. 碧云词:形容美好的诗篇。这里指义初上人所作的诗篇。
13. 关河:关隘河流,这里泛指远方的景色。
14. 回首:回头看。
15. 飞锡:僧人出行的一种方式,将锡杖抛向空中,然后落在地上作为行动的方向。这里指义初上人离开寺庙,南归故乡。
16. 讵可知:岂能知道。这里表示作者对义初上人南归之事的猜测。
去完善
赏析
《秋日留别义初上人》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诗人以秋日的塞外寺庙为背景,通过对秋风、雁群、红枫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义初上人的深深惜别之情。
首联“塞寺穷秋别还师,西风一雁倍伤悲”,表达了在秋天这个离别的时候,寺庙里的气氛显得更为沉重。西风中,一只大雁的哀鸣使人们更加伤感。这里的“一雁”既是实写自然界的大雁,也是暗喻诗人和友人之间的别离。
颔联“每嗟尘世长多事,重到禅斋是几时”,感叹世间的事情总是纷繁复杂,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聚在这禅斋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霜岭自添红叶恨,月溪休和碧云词”,描述了秋天的霜气给山峰增添了几分寒意,红叶也在风中摇曳生恨;月光洒在溪水之上,如同和风吹过碧云一般轻柔。这两句诗通过拟人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艺术感染力。
尾联“关河回首便千里,飞锡南归讵可知”,表达了诗人在告别之际,回望走过的关河,距离已经变得遥远;而友人南归的时间、地点都难以确定,更增加了离别的惆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