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闻杜鹃

标题包含
闻杜鹃
花时一宿碧山前,明月东风呌杜鹃。 孤馆觉来听夜半,羸僮相对亦无眠。 汝身哀怨犹如此,我泪纵横岂偶然。 争得苍苍知有恨,汝身成鹤我成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碧山前一晚上,伴着明月和东风,杜鹃鸟在叫唤。在这孤独的客栈中醒来,半夜还在倾听,我和我的瘦弱的童子都无法入睡。你的悲伤和我泪水交织在一起,这不是偶然。如果苍天能知道我们的悲痛,愿你能化成鹤,我愿化成仙。
去完善
释义
1. 花时:开花时节。这里指杜鹃花开的时节。 2. 碧山:青翠的山。这里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地方。 3. 明月:明亮的月光。 4. 东风:春风。 5. 杜鹃:鸟名,也叫杜宇或子规,叫声如“不如归去”,因此古人常以此表达思乡之情或哀愁之意。 6. 孤馆:孤独的旅馆。这里指作者所在的旅馆。 7. 觉来:醒来。 8. 夜半:深夜。 9. 羸僮:瘦弱的仆人。 10. 无眠:无法入睡。 11. 哀怨:悲伤怨恨。 12. 纵横:交错,这里是流泪不止的意思。 13. 争得:怎得,怎能得到。 14. 苍苍:苍天,上天的意思。 15. 有恨:有所怨恨。 16. 汝身:你本身。 17. 成鹤:成为仙鹤。这里是指杜鹃化身为仙鹤。 18. 我成仙:我也成了仙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杜鹃的哀鸣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叹和对自己的期许。 诗人在首联描绘了杜鹃在春天里、青山前、明月下歌唱的景象,用“碧山”象征生命的美丽和短暂,而杜鹃的叫声又预示着春天的结束,象征着美好的消逝。接下来诗人写自己在孤馆中听到杜鹃的叫声,表现出他在孤独的境地中对生活的感悟。尾联则表达出诗人希望自己能像杜甫那样,成为诗中的“鹤”,超越尘世,达到超脱的状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闻杜鹃》是晚唐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听到杜鹃啼鸣时的感伤之情。通过讲述杜鹃的叫声和啼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朋友的牵挂。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感人的语言,成功地传达出他的情感。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晚唐时期,大约公元850年左右。这个时期的唐朝已经逐渐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罗邺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他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也比较坎坷,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只能在地方上做小官。这使他对故乡更加思念,也对国家的命运更加担忧。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罗邺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疾苦、关注国家命运的诗篇。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琐事,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同时,他也通过批判现实,表达了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失望和无奈。这种情感在《闻杜鹃》一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