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安春夕旅怀

标题包含
长安春夕旅怀
几年栖旅寄西秦,不识花枝醉过春。 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伴九衢尘。 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 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四处漂泊,住在西部地区,没有欣赏过春天的花朵。闲暇时,我会想念我在湖上的小船,但我却因瘦弱的马匹而发愁,它们无法带我穿越城市的喧嚣。每当风雨来临,我都会迷失在回家的梦里;每当清晨和傍晚的钟声响起,我都感到自己又老了一分。突然间,和平的时代来到了,我将带着我的鱼竿,成为一名隐逸的渔者,度过余生。
去完善
释义
1. 多年在外漂泊居住在陕西一带,对花卉的美丽沉醉其中都不认识。 2. 五湖:这里指的是泛指江南地区的水乡。 3. 羸蹄:瘦弱的马儿。九衢:繁华的城市街道。 4. 关河:这里代指关卡河流众多的地方,意指沿途险阻。风雨迷归梦:此处风雨象征着人生的困境,“迷”表示作者感到迷茫和无助。 5. 钟鼓:古代的报时工具,在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朝昏:早晨和黄昏,这里是全天之意。 6. 太平时节过:时值和平时期。一竿持去老遗民:拿着鱼竿去度过老年生活,成为一个隐居的百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旅怀”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叹和对自己的期许。起句“几年栖旅寄西秦,不识花枝醉过春”,诗人用“栖旅”与“寄”来表达自己对多年的漂泊生活的无奈,虽然身处繁华的京城,却无心情欣赏春花烂漫,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无奈。颔联“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伴九衢尘”,诗人借用了范蠡的典故,表明自己虽有遨游江湖的豪情壮志,却被现实的种种困境所束缚,无法实现抱负。颈联“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写景抒情,描绘出诗人梦回家乡的情景,同时感慨时光荏苒,岁月催人老。尾联“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表达了诗人期盼国泰民安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在这太平盛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余热。整首诗以旅怀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坎坷与辛酸,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安春夕旅怀》是晚唐诗人罗邺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长安春日的夜晚,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的心境。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关于诗词的创作时间。《长安春夕旅怀》这首诗歌创作于晚唐时期,具体时间已无法确定,但从诗歌的意境和内容来看,应当是罗邺在长安逗留期间所作。 其次,关于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罗邺是晚唐的一位失意文人,他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取得功名。在晚唐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背景下,罗邺的遭遇并非个例。他在长安过着清苦的生活,时常感受到孤独和失落。这首《长安春夕旅怀》就反映了诗人这种漂泊异乡、渴望回归故里的情感。 最后,关于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背景。晚唐时期,宦官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严重,政治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士子感叹时局,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罗邺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如《长安春夕旅怀》中就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