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同满树繁花盛开在白雪覆盖之下,不用越过山岭或穿过溪流去栽种。然而这样美丽的景色却是权贵之家未能欣赏到,春天来临,春风吹过,花儿依然开放在江边。
去完善
释义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多咏史抒怀之作。有《罗邺诗集》一卷传世。
1. 瑞雪:吉祥的雪花。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盛开景象。
2. 越岭吴溪:越岭,指浙江一带的山脉;吴溪,指江苏一带的水流。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3. 五侯:泛指权贵之家。汉成帝时封王莽等五人为侯,世称五侯。后世常以五侯代指权贵。
4. 不放过江来:不让春光漏过江河,意指春天的美好景致可以到达任何地方,包括江河之畔。
去完善
赏析
罗邺的《梅花》以梅花为诗眼,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权贵不识民间美好的感慨。诗人首先用“繁如瑞雪压枝开”来形容梅花的繁茂和美丽,宛如瑞雪覆盖枝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风韵。接下来,诗人通过“越岭吴溪免用栽”,说明梅花无需人工种植,自然生长在山水之间,暗示梅花源于天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立精神。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提到了“五侯家未识”,意指富贵人家并未欣赏到梅花的美丽,认为这是对梅花价值的低估。最后,诗人用“春风不放过江来”结尾,表达了梅花依然盛开在春风中,无论是否被权贵赏识,都坚持自我,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珍视和对权贵不识民间美好的无奈与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罗邺的《梅花》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具体年代难以确考。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罗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在个人生活中也历经了种种艰辛。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使他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的体会。然而,罗邺并没有被现实击垮,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
罗邺热爱自然,尤其喜欢梅花。梅花在晚唐时期是一种象征坚韧不屈、傲霜斗雪的品质。罗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信念和理想的不懈追求。在他的眼中,梅花虽然生长在寒冷的冬季,却依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种精神正是他所向往的。
总的来说,《梅花》这首诗是罗邺在晚唐时期的特定历史背景下,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坚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