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吴门再逢方干处士

标题包含
吴门再逢方干处士
天上高名世上身,垂纶何不驾蒲轮。 一朝卿相俱前席,千古篇章冠后人。 稽岭不归空挂梦,吴宫相值欲沾巾。 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独成周只渭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天上:指在朝廷中有极高的声誉。 2. 世上身:指在民间有广泛的知名度。 3. 纶:钓鱼的丝线,这里指代隐居生活。 4. 蒲轮:古代官员乘坐的一种用蒲草包裹车轮的车子,以示优待。 5. 一朝:某一天。 6. 卿相:指达官显贵。 7. 前席:靠近席位,表示尊重。 8. 千古篇章:指流传千古的诗篇。 9. 冠后人:成为后世的典范。 10. 稽岭:指会稽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 11. 不归:指未能实现隐逸之志。 12. 挂梦:把梦想寄托在别处。 13. 吴宫:指苏州的宫殿。 14. 相值:相互遇见。 15. 欲沾巾:想要擦拭眼泪。 16. 吾王:指当朝皇帝。 17. 升平化:国家太平的局面。 18. 可独成周:可以像姜子牙那样独自辅佐周文王成就大业。 19. 只渭滨:指姜子牙垂钓的渭水河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罗邺写给朋友方干的,表达了对其才能和功业的赞誉。“天上高名世上身”一句表达了对方干的极高评价,认为他既有天上的声名又有世俗的成就。接着,诗人以“垂纶何不驾蒲轮”一句暗示方干有出仕为官的才能和机遇,但却选择了隐逸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一朝卿相俱前席,千古篇章冠后人”则强调了方干诗歌的超凡脱俗和高雅气质,使得古往今来的诗人都难以望其项背。在第五句“稽岭不归空挂梦”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借指对方干的思念之情。而在第六句“吴宫相值欲沾巾”中,则表达了二人再次相聚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吾王若致升平化,可独成周只渭滨”则是诗人对于国家的期望。他希望国王能实现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寄寓了对方干才能的认可和期待,期待他能像周公一样辅佐君王,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吴门再逢方干处士》是唐代诗人罗邺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世纪,即唐朝的中晚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大唐盛世已经走向衰落,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然而,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们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罗邺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多次科举落第,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坎坷。尽管如此,罗邺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抒发胸中壮志。 在这首《吴门再逢方干处士》中,罗邺表达了对与友人重逢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感慨。通过对江南水乡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