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射陂晚望
离人到此倍堪伤,陂水芦花似故乡。
身事未知何日了,马蹄唯觉到秋忙。
田园牢落东归晚,道路辛勤北去长。
却羡无愁是沙鸟,双双相趂下斜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远离家乡的人来到这里更加感到悲伤,湖泊边的芦花在秋风中摇曳犹如故乡的景象。
自身的事情不知何时才能解决,只有忙碌的马不停蹄地奔波在秋收的道路上。
回归东方的田园迟迟未定,向北的路途漫长且辛苦。
只能羡慕那些无忧无虑的沙鸥,成双结对地在夕阳余晖下飞翔。
去完善
释义
1. 仆射陂:地理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者他曾生活过的地方。
2. 芦花:即芦苇的花,秋天时白色,随风飘散,常用来形容故乡的风景。
3. 身事:指自己的身世和事业。
4. 田园牢落:形容农田零落,没有规划的样子。
5. 东归晚:诗人可能是在某个地方旅行,想回家但是天色已晚。
6. 道路辛勤:形容路途遥远,需要辛苦地走。
7. 无愁是沙鸟:形容无忧无虑的生活,沙鸟指在沙滩上生活的鸟类。
8. 双相趂:指沙鸟双双一起飞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仆射陂晚望”为题,表达了诗人外出远行、思念家乡的深切情感。在欣赏这首诗歌时,我们应关注其情境营造和诗人情感的变化。
首先,诗人在开头两句便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思乡的画卷:离开故乡的人们在这里倍感忧伤,陂水和芦花让他们更加想念家乡。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远离家乡的人们的悲哀之情。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的身世和忙碌的行程:自己何时才能结束飘荡的生活还是个未知数,唯有马蹄声伴随着秋天的繁忙。这一部分,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田园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到家乡,结束在外奔波的日子。同时,他也意识到了回家之路的漫长和艰辛。
最后,诗人将思绪转向了无愁的沙鸟,羡慕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这一部分,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痛苦与沙鸟的无愁,再次突出了自己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
总之,这首诗歌通过对家乡美景的描绘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在欣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仆射陂晚望》是唐代诗人罗邺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仆射陂晚望时所见的景色和感受。仆射陂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罗邺(874-937),字昭谏,苏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吴文学家、政治人物。他历任南吴、南唐的官职,曾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后拜仆射。
此诗创作于五代十国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然而,在这个时期,文人墨客们仍然努力寻找和平与宁静的生活。罗邺作为一位文人政治家,他的生活充满了曲折。他曾担任过南吴和南唐的高级官员,但因政治斗争而遭到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自然景色的向往更加强烈。
在这首诗中,罗邺描绘了他站在仆射陂上,眺望远方的景色。他看到了湖泊、稻田、山峰等美丽的自然风光。这些景色使他联想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