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早行

标题包含
早行
雨洒江声风又吹,扁舟正与睡相宜。 无端戍鼓催前去,别却青山向晓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雨滴拍打江水发出声响,伴着风声,此时小船上的乘客正在安眠。突然响起的戍楼鼓声惊醒了这个宁静的画面,使人不得不离开青山,在拂晓时分继续前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罗邺:唐朝时期的一位诗人,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2. 雨洒江声风又吹:这句诗描写了在雨中江边听到的声音,以及风吹过水面所产生的波动声。 3. 扁舟:小船,这里指诗人的坐船。 4. 睡相宜:形容船上的人在风雨声中入睡,显得十分舒适。 5. 无端:无缘无故地。 6. 戍鼓:边防驻地的鼓声,这里指报警的鼓声。 7. 催前去:催促诗人前行。 8. 别却青山:离开青山。 9. 向晓时:天亮的时候。
去完善
赏析
罗邺的《早行》是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诗人以“雨洒江声风又吹”开篇,形象地描绘出风雨交加的江面景象,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壮观的自然画卷。接着,诗人用“扁舟正与睡相宜”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境,表明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能够安稳地在船上休息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然而,这种宁静很快就被打破。“无端戍鼓催前去”一句,写出了诗人在旅途中突然听到戍楼的鼓声,预示着旅程即将结束,他必须继续前行。这突如其来的鼓声让诗人感到了无奈和遗憾,因为这意味着他要离开眼前的青山美景,告别这个让他感受到安宁的地方。“别却青山向晓时”,表达了诗人与青山告别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早行》是唐代诗人罗邺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世纪中期,即唐朝中晚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频发。 罗邺的一生颇富戏剧性,他的家境原本显赫,但由于父亲遭受陷害而家道中落。罗邺从小就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但因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多次应试未果,未能一展抱负。他曾在唐朝军队中任职,但官场黑暗,最后因不愿同流合污而被贬为庶民。 在这段时间里,罗邺对社会现象和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观察和体验。他看到人们在黎明前的清晨就已经开始辛勤劳作,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这种景象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从而创作出这首描绘劳动者早行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