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纷纷霭霭遍江湖,得路为霖岂合无。
莫使悠飏只如此,帝乡还更暖苍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江河湖海之上,烟波浩渺、云雾弥漫,就像得到了机会化身为雨滋润万物,怎能说没有价值呢?别让这云雾飘散而去,给天帝的家乡带去更多的温暖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纷纷霭霭:形容云彩浓厚且分散的样子。
2. 江湖:江河湖海,泛指水域。
3. 得路为霖:得到机会就能滋润万物。
4. 岂合无:怎么能没有作用呢?
5. 莫使悠飏:不要让它自由自在地飘荡。
6. 帝乡:皇帝的家乡,这里代指朝廷。
7. 暖苍梧:温暖苍梧山,苍梧山位于湖南南部,相传舜南巡时崩于此。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云》描绘了云的多样性和它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首句“纷纷霭霭遍江湖”描绘了云的景象,它们在江河湖泊间飘荡,遮天蔽日,给人一种繁华而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云的主要功能——“得路为霖岂合无”,意指云化为雨水滋润大地,养育万物,这充分强调了云的重要性。然后,诗人又提出,云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而要更加深入地发挥作用,“莫使悠飏只如此”表达出诗人期望云发挥更大作用的期许。最后,“帝乡还更暖苍梧”意味着诗人在关注苍梧之地(即遥远的南方)的福祉,希望云能通过其降雨能力温暖那片土地,进一步突出了云的重要价值。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述云的形态和作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以及对生命力和生机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云》是晚唐诗人罗邺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诗。关于罗邺的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信息有限,我们只能从诗歌本身去推测其创作背景。
首先,从诗句“快似奔雷疾似风”可以得知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一个相对较为动荡的时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云彩的迅速变化。因此,我们推断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晚唐时期,这是一个政治混乱、战争频繁的年代。
其次,从诗句“子晋鸾飞古洛川”来看,罗邺可能是受到了周灵王太子晋的传说故事的影响,认为云彩的变化如同凤凰飞舞在洛水河畔。这表达了罗邺对于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的喜爱。然而,这种理想的生活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他写下这首诗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云》这首诗歌虽然篇幅简短,但通过描绘云彩的变化以及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感,展现出了罗邺在晚唐时期的复杂人生经历和社会环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