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润父资圣寺壁间韵
古径萦迂碧藓深,瘦藤得得叩丛林。
雪浮茗枕陪僧话,风度松窗奏法音。
断壁剔虫伤古画,拂尘挥兔断清吟。
留衣尚有重来约,一笑何妨载酒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道曲折幽深,布满青苔,手持纤细的藤杖轻轻敲击丛林。与僧人饮茶闲聊,窗外传来悠扬的风声和松涛。刮擦墙壁时小心别伤到古画,挥舞拂尘也别惊扰了安静的兔子。留下一件衣物作为再次拜访的约定,开怀畅饮,寻找快乐。
去完善
释义
1. 古径:古时的道路或小路。
2. 萦纡:曲折环绕。
3. 碧藓:绿色的苔藓。
4. 瘦藤:指瘦弱的藤蔓植物。
5. 得得:象声词,形容敲门的声音。
6. 叩:敲击。
7. 丛林:佛教的寺庙或寺院。
8. 雪浮茗枕:形容茶叶的洁白与新鲜。
9. 陪僧话:陪着僧人聊天。
10. 风度:微风的样子。
11. 松窗:松树下的窗户。
12. 法音:佛教宣扬教义的声音。
13. 断壁:破旧的墙壁。
14. 剔虫:清除虫子。
15. 伤古画:损害古代画作。
16. 拂尘:扫除尘土的工具。
17. 挥兔:挥舞兔子。此处可能用比喻手法表现书法技艺。
18. 断清吟:停止清澈的歌唱。
19. 留衣:留下衣物作为纪念。
20. 重来约:再次来拜访的约定。
21. 一笑:表示愉快的心情。
22. 何妨:不妨。
23. 载酒寻:带着酒去寻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李润父资圣寺壁间韵》是诗人易士达在游历资圣寺时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资圣寺的清幽景色和禅意氛围,表达了对古刹的深深敬仰与热爱之情。
首联“古径萦迂碧藓深,瘦藤得得叩丛林”写诗人步入古刹的小径,曲折幽深,苔藓斑驳。藤条瘦长,轻轻敲打着丛林。这里营造出一种宁静、古朴的氛围,体现了寺庙的历史底蕴。
颔联“雪浮茗枕陪僧话,风度松窗奏法音”进一步描写寺内的情景。雪白如茗茶的枕头陪伴着诗人聆听高僧讲述佛法,微风吹过松窗,传来阵阵悠扬的法音。诗人以茗枕比喻雪花,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这一联深化了寺庙的静穆与脱俗之感。
颈联“断壁剔虫伤古画,拂尘挥兔断清吟”写诗人见寺内墙壁上有古画,虽残破却仍有韵味。挥动拂尘,整理画作,仿佛听到诗人挥剑斩断尘世的杂念,保持内心清净。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寺庙壁画艺术和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
尾联“留衣尚有重来约,一笑何妨载酒寻”表达了诗人与李润父约定重游此地,届时再一同把酒言欢。这里的“载酒寻”表现出诗人豪放、豁达的性格,使整首诗在庄重的气氛中透露出轻松愉悦的元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