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道
南土殊风气,冬林叶尽丹。
越天无雁度,楚泽有龙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方地区的气候独特,冬天的树林里树叶都变成了红色。天空中没有大雁飞过,而楚国的水域则有巨龙盘踞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是湖南历史文化名郡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2. 南土:指南方地区。
3. 殊风气:特殊的气候特点。
4. 冬林叶尽丹:冬季的树林叶子都变红。这里的“丹”是指红色。
5. 越天无雁度:越过天空没有大雁飞过。
6. 楚泽:楚国境内的湖泊和水泽地带。这里代指郴州一带。
7. 龙蟠:传说中的神龙盘踞在那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郴州的独特风光和气候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南方风土人情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冬林叶尽丹”形象地描述了冬天时,郴州地区的树林依然充满生机,树叶呈现出一片红色的美景。而“越天无雁度,楚泽有龙蟠”则暗示了诗人在此地的孤独与迷茫,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郴州山水景色的向往与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郴州道》是南宋诗人张俞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左右,正值金国灭北宋、南宋初立之际。在这段时间里,张俞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悲痛,对家国沦陷和百姓疾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由于战争频繁,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导致民生疾苦,百姓生活困苦。张俞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墨客,他用诗词抒发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的同情,以此来唤醒人们对国家危亡的重视。
在这首《郴州道》中,张俞描绘了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战乱中失去家园的百姓的深深同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张俞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以及他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