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曲
小亭帘幕垂阴阴,梅香入枕春生屏。
西窗月落翠被冷,鸟声残梦东风醒。
三年不唤清溪渡,梦里瀼西春水路。
江头女儿双翠眉,能唱刘郎芳草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亭的帘幕低垂显得阴凉,梅花的香气进入枕头让春天的画面跃然屏上。
西窗下的月亮落下后,翠色的被子显得冷冷清清,鸟儿的声音让我从残梦中醒来,感受到春风的吹拂。
已经三年没有呼唤过清溪渡口了,那里的春日水路与梦中的瀼西一样美丽。
江边的小女儿双眉如画,她能够演唱刘郎描绘芳草的诗句。
去完善
释义
1. 翠屏曲:这是一首词牌名,源自唐教坊曲。
2. 刘翰:南宋诗人,其诗歌作品丰富多样。
3. 小亭帘幕垂阴阴:这里的小亭指代的是古代庭院中的建筑,帘幕垂阴阴则描绘了阳光透过帘幕形成的阴影,同时也体现了周围环境的清幽宁静。
4. 梅香入枕春生屏:描述春天时梅花香气渗入枕头,使屏风间弥漫着春意。
5. 西窗月落翠被冷:这句话是说在西窗下月亮落下,盖着绿色被子的人感到寒冷。
6. 鸟声残梦东风醒:这句是说在清晨的鸟鸣声中醒来,昨日的梦境已然破碎。
7. 三年不唤清溪渡: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已多年没有呼唤清溪渡这个地名了。
8. 梦里瀼西春水路:这里的“梦里”表示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情,“瀼西”是重庆的一个地方,“春水路”代表春水边的美丽景色。
9. 江头女儿双翠眉:此处的“江头女儿”指的是江边人家的小女孩,“双翠眉”形容她美丽的眉毛。
10. 能唱刘郎芳草句:刘郎在这里指的是词人自己,意思为这个小女孩能够唱出刘郎所写的有关芳草的诗词。
去完善
赏析
《翠屏曲》是一首描绘春日梦境的诗,通过对小亭、帘幕、梅香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诗人通过西窗月落和鸟声残梦,展现出春天夜晚的清幽与宁静。同时,诗中提到了“三年不唤清溪渡”和“梦里瀼西春水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江头女儿双翠眉的形象,传达了能唱刘郎芳草句的美好愿望。整首诗在梦幻与现实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故乡和生活的深切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翠屏曲》是南宋诗人刘翰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45年至1194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中期,战乱与和平交织。诗人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经历复杂多样,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对政治失望,辞官归隐。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自然的美好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刘翰生活的时代,南宋社会受到战争的影响,经济、文化和艺术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然而,这也促使文人墨客更加关注自然风景的描绘,以此表达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在这种背景下,刘翰创作了许多以自然景色为主题的诗歌,如《翠屏曲》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