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斯传
上蔡游公子,真情本自愚。
五刑身具论,七罪法当诛。
逐兔踪牵狗,亡秦效击胡。
明功与周召,为问骊山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上蔡县里有一位游公子,他真实的情感表现得十分质朴和憨厚。他的身上具有五刑的痕迹,因为他的罪行符合刑法规定的七种应处死刑的情况。他为了追逐兔子,把踪迹指引给了跟随的猎犬,犹如参与秦朝灭亡,去攻打匈奴一样。他所建立的功勋,可与周公、召公相媲美,对于骊山上的那些苦役来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读李斯传》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诗人通过讲述李斯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性的反思。
首先,诗人描述了李斯的出身和性格特点。李斯本是上蔡的游侠公子,虽然外表看似愚钝,但他内心的情感却是真实的。这一描绘使我们对李斯的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为后续对他的评价做了铺垫。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李斯所犯的罪行。他在五刑中身受其害,七罪法的处罚使他受到应有的惩罚。这里,诗人并非是在谴责李斯,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这些罪行的存在,使我们看到了李斯作为一个人物的复杂性。
然后,诗人进一步揭示了李斯的行为动机。他追逐名利,如同牵着狗追逐兔子一样,为了达到目的,他甚至效法了胡人攻击秦国的做法。这一形象地描绘,使得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李斯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诗人通过对李斯的对比,提出了一个问题。李斯的功劳可以与周召相比,但他却在骊山成为了囚徒。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得我们对历史的看法产生了思考。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的命运和选择都充满了偶然性和必然性,但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
总的来说,《读李斯传》这首诗通过讲述李斯的故事,引导读者去思考历史、人性以及命运的必然性。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敏锐的人性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李斯传》是南宋诗人薛季宣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2世纪左右。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北宋灭亡、金兵入侵、南宋建立等。这些事件对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薛季宣所处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由于政治腐败和军事弱势,北方的金国不断南下侵略,导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薛季宣对此深感痛心。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李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
薛季宣本人也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反而更加勤奋地学习,最终在文学和史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历史为主题,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来表达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总之,《读李斯传》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战争与动荡的时代,诗人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不幸,但他仍然坚持着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忠诚。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还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