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状元别驾
碧苕秋晶晶,君子尚此洁。
渊渊方寸地,上善固一辙。
白苹对红蓼,亦各振清冽。
况复芬陁利,穆若谢炎热。
譬彼寒水玉,温其出冰雪。
其中富涵蓄,其响亦疎越。
有德必有用,无瑕更无缺。
允属清庙器,合在东序设。
君家圣贤学,拟续邹鲁绝。
正音久不作,倩君木为舌。
风月小鸿沟,矧乃龙首杰。
伟兹真富贵,弗与颜原别。
辉辉近芳日,朣朣袖华月。
余光散遐隠,四海俟昭晰。
遗直在山林,放言敢辞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苕叶在秋天里闪闪发亮,高尚的人向往这份纯洁无暇。深邃的内心世界,像善行的足迹一样稳固。白色和红色的蓼花,各自展现着清爽的气质。更何况那些美好的品德,就像驱散炎热一样沁人心脾。这就像那块清凉的水晶,它穿越了冰雪的磨练。其间充满了深厚而内敛的情感,它的回响如同流水般疏旷。有才德之人一定会有用武之地,没有瑕疵的人将更加完美。他应该是庙堂之上的珍宝,应该在东方之序中受人敬仰。您家的圣贤学问,试图延续孔孟之道。正统的声音已经很久没有人传达了,希望能由您来传承发扬。在那美丽如画的风景之中,您就像是那龙首之处的英雄豪杰。这样的光辉才是真正的荣华富贵,绝不逊色于任何才子佳人。光辉靠近芳香的太阳,朦胧间照亮了华美的月亮。剩下的光芒四散在远处,等待照耀四海的辽阔。遗留的正直都藏在山林之间,大胆发言又怎会担心才疏学浅呢?
去完善
释义
1.碧苕:绿色的水草。
2.晶:光亮。
3.君子:指德行高尚的人。
4.尚:推崇。
5.洁:洁净,清白。
6.渊渊:形容深邃的样子。
7.方寸地:指人心。
8.上善:最高的善。
9.固:原本,本来。
10.一辙:一种方法或路径。
11.白苹:白色的小草。
12.红蓼:红色的蓼草。
13.振:振动,彰显。
14.清冽:清澈明亮。
15.况复:何况,更何况。
16.芬陁利:佛教术语,意指清净之花。
17.穆:恭敬,端庄。
18.谢:离开,避开。
19.寒水玉:冰冷的玉石。
20.温:温和,温暖。
21.其响:它的声音。
22.疏越:宽松而悠扬。
23.有德:有道德修养的人。
24.必:一定,必然。
25.无瑕:没有瑕疵。
26.合:应当,应该。
27.东序:古代宫殿的东侧。
28.清庙器:宗庙中的礼器。
29.圣贤学:儒家学说。
30.拟:计划,打算。
31.邹鲁:古代山东的两个城市,是儒家的发源地。
32.正音:正确的音韵。
33.倩君:请您。
34.木为舌:指说话。
35.矧乃:何况,更何况。
36.龙首杰:杰出的人才。
37.伟兹:赞美这些。
38.真富贵:真正的富有和高贵。
39.颜原:颜回和子贡,孔子的高徒。
40.辉辉:光辉灿烂。
41.芳日:美好的时光。
42.朣朣:明亮的样子。
43.袖华月:月亮的光芒洒在袖子上。
44.余光:残余的光辉。
45.遐隠:隐逸之处。
46.俟:等待。
47.昭晰:光明,清晰。
48.遗直:指被遗忘的正直之人。
49.山林:指隐居之地。
50.放言:直抒胸臆,无所顾忌地说出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袁状元别驾”,是诗人释居简写给即将离开的朋友袁状元的诗。诗人以秋季的美景为背景,描绘了袁状元的品质和他将要去的地区的美好景色。全诗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赞扬袁状元的品德和才华,二是表达对朋友离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首先,诗人以碧苕、君子等意象表达了袁状元的廉洁和高尚品质。接着,通过描述白苹、红蓼等地域特色,暗示了袁状元即将前往的地区也有着同样的清雅氛围。此外,诗人还以芬陁利(一种佛教中的花)、寒水玉等形象比喻袁状元的品行,强调他的纯洁无暇。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赞美袁状元的德行与才能,表示他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应当受到重用。同时,诗人也期待他能在新的地方继续发扬圣贤之道,传播正义之声。最后,诗人以风月、龙首等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祝愿,希望他能拥有光辉的未来,并期待着四海之内的人们都能沐浴在公平和光明之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袁状元别驾》这首诗是宋代著名诗人释居简的一首送别诗。释居简,字敬叟,号北涧老人,浙江义乌人,主要活动在宋孝宗、光宗和宁宗时期,即公元1163年至1224年之间。
这首《送袁状元别驾》创作于南宋晚期,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对外政策采取保守的防御策略,对内则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保甲制度”等,使农民负担加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现象严重,诗人在这种情况下写下了许多具有批判精神的作品。
在这个时期,释居简的生活经历了较大的变化。他曾因战乱而离家避祸,后来进入京城临安(今杭州),开始接触上层社会。他在临安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与他们诗词唱和,同时也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思考。这使得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社会责任感。
在《送袁状元别驾》这首诗中,释居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他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友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借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首诗充分展示了释居简作为一个爱国诗人的人文情怀和现实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