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眉守王郎中

标题包含
和眉守王郎中
惊风鸿鹄各翻飞,同落西南蜀一维。 一日三秋双鬓改,两乡千里寸心驰。 清香燕寝多佳致,远景楼台发妙词。 只恐江山留不得,赐环闻已下丹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之望(1090年-1170年),字瞻叔,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北宋名臣王珪的后裔。 王之望年轻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文学、史学见长。宋徽宗宣和年间,他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狂风中的鸿雁各自翻飞,共同降落到了四川的一地。 如同三秋分别的日子里时光荏苒,改变了我两鬓的白发,我们隔着一千里的两地,彼此却心意相通。 清香的卧室里有着许多美好的景致,远处的楼阁在视野中焕发出美妙的光彩。 恐怕这美丽的江山留也留不住,因为朝廷已经下令召回我们这些贬谪之人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惊风:即疾风,突然刮起的暴风。 2. 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3. 翻飞:形容人奔波劳碌。 4. 一维:一条线,这里指蜀地。 5. 一日三秋:形容思念殷切或时间过得很快。 6. 双鬓改:形容头发变白,表示年纪增长。 7. 两乡:两个地方,这里指诗人和朋友所处的两地。 8. 千里寸心驰:形容距离虽远但心中牵挂之情不断。 9. 燕寝:即安居之所,泛指生活场所。 10. 清香:清新的香气,这里指生活中的美好气息。 11. 远景:远处的景物。 12. 楼台:高楼亭台,这里指美景。 13. 妙词:美妙的词语,这里指优美的诗句。 14. 只恐:恐怕。 15. 江山:自然景观,这里指环境。 16. 赐环:皇帝赐予的恩典。 17. 丹墀:皇宫里的石阶,也代指朝廷。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之望的一首酬唱诗。诗中将作者与友人分别比喻为“惊风鸿鹄”,他们虽然各自飞翔,但最终都在四川这一地相聚。这里体现了诗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远方故土的深深眷恋。在表达对友情的深切怀念的同时,作者也感慨时光流逝、白发渐生,表现出对于年岁的无奈。另外,诗人还赞美了友人的诗词才华,以及他们在人生旅途中的美好景致。结尾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宦游生涯的忧虑,以及对朝廷赐环归乡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对于故乡友情的真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之望的《和眉守王郎中》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在那个时代,我国历史正处于分裂期,北方领土被金人侵占,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尽管外部环境恶劣,但南宋文人仍然在文学创作方面表现出极高的才华。 王之望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曾任眉州知州,这首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在任期间,他目睹了眉州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禁心生感慨。他以诗言志,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诗人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农民辛勤劳作却难以维持生计的无奈。同时,他也表达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民生。 总的来说,这首《和眉守王郎中》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动荡和苦难的时代,但它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成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