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音亭

标题包含
清音亭
山泉潄玉琴,尘世谁知音。 植杖憩于此,顿消名利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间的清泉轻抚着玉制的古琴,这个尘世的众生又有多少人能懂得它的美妙声音呢?我拄着手杖在这里休憩,顿时感觉那些名利之心都消散无踪了。
去完善
释义
山泉漱玉琴:以山泉水洗刷如玉的琴,意指在山林幽静的环境中弹奏音乐。 植杖憩于此:拿着手杖在这里休息,表示作者在清音亭这个地方暂时放下尘世的纷扰,放松心情。
去完善
赏析
《清音亭》是郑国辅的一首描绘山野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人以山泉水和玉琴的比喻,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寻找知音的愿望。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在山林间的隐逸生活,通过聆听山泉声,仿佛感受到了悠扬的琴音。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让他暂时忘却了名利的困扰,达到了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这首诗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诗人寻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传达了作者渴望远离喧嚣尘世,过上清静生活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音亭》是南宋诗人郑国辅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详。在南宋这个历史时期,国家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而文人墨客们则寄情山水,以诗词歌赋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郑国辅是一位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生平事迹和家世背景并未在史书上详细记载。然而从他的诗歌作品来看,他热爱生活,关注民间疾苦,关心国家命运。他在这首《清音亭》中,通过对清音亭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 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了隐居山林,逃避现实。而郑国辅虽然也寄情山水,但他并没有完全脱离现实,而是时刻关注民生疾苦,以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这首《清音亭》就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