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洞霄宫

标题包含
洞霄宫
自怜踪迹又尘埃,再见溪山眼便开。 野水萦纡通路过,闲花疏淡放春回。 玉清缈缈排仙仗,金碧峨峨焕宝台。 十里暮云横九锁,却如骑鹤下蓬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我想起过去的时光,感慨万千,再次见到那美丽的山水风光,心中豁然开朗。 蜿蜒曲折的小溪在山间流淌,春天的花朵争相绽放。 云雾缭绕的仙境中,神仙们列队前行,金色和碧玉的光辉闪耀在巍峨的宝台之上。 傍晚时分,十里之遥的天空被九重锁链封锁,宛如骑着仙鹤降临人间仙境。
去完善
释义
1. 洞霄宫:古代道教建筑,可能指的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余杭洞霄宫”。 2. 郑国辅:元代诗人,字立夫,祖籍河南开封,曾任广东省宣尉使司副都元帅,晚年寓居杭州,筑室西湖之上。 3. 自怜:自我同情,觉得自己可怜。 4. 尘埃:比喻世俗琐事。 5. 溪山:溪流与山川的并称,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 6. 眼便开:眼睛被打开,意为心情开朗,看到美景心生喜悦。 7. 野水:野外的小溪、小河。 8. 萦纡:指水流弯曲回环。 9. 闲花:盛开在庭院或路旁的野花。 10. 疏淡:稀疏而清淡。 11. 春回:春天回来了,比喻春天的景象。 12. 玉清:这里可能指洞霄宫内的建筑物。 13. 仙仗:指神仙出行的仪仗队。 14. 金碧:金黄和翠绿两种颜色,这里指洞霄宫的建筑色彩。 15. 峨峨:高大巍峨的样子。 16. 焕:光彩照人的样子。 17. 宝台:指供奉珍宝的台子。 18. 十里暮云:指离洞霄宫十里的地方,暮云即将落下的云朵。 19. 九锁:指锁链或束缚,这里表示对洞霄宫的层层保护。 20. 骑鹤:仙人骑着鹤,这里表示自己像神仙一样进入洞霄宫。 21. 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仙境般的洞霄宫。
去完善
赏析
《洞霄宫》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故地洞霄宫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诗人以自己为线索,表达了对这次游历的感慨和欣喜之情。在游览过程中,他欣赏到了曲折的溪水、盛开的花朵以及美丽的景致。 在诗人眼中,洞霄宫是仙人的居所,玉清的仙境犹如排开仙仗,金碧辉煌的宝台如神仙降世。这里,山水景色与超脱尘世的仙境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富有神秘的色彩。 诗人最后用“十里暮云横九锁,却如骑鹤下蓬莱”来总结自己的感受。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洞霄宫美景的赞叹,也流露出他的向往与寄托。他用比喻手法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美丽画卷之中,骑鹤而下,似乎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整体来说,这首诗富有浓厚的艺术韵味,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洞霄宫》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郑国辅之手。创作时间为公元1162年前后,正值宋金对峙时期。这一时期,宋朝内外交困,国土分裂,民生疾苦。然而,文人墨客们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依然坚守着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郑国辅在这首诗中所描述的洞霄宫,是道教的一座著名道观,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的天目山。这里景色秀美,山水环绕,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寻幽访古。郑国辅在游览洞霄宫时,有感于周围环境的清幽和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洞霄宫》。 郑国辅的人生际遇与当时许多文人相似,经历过科举失利、官场浮沉等种种磨难。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始终未能在官场上大展宏图。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失落与无奈,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中更加关注内心世界的表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时期的背景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众生活困苦。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文人墨客们对艺术的热情。相反,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以诗歌为寄托,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郑国辅的《洞霄宫》正是这一时期文人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