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十二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偈十二首 其三
色本殊质像,声元异乐苦。 眼耳绝见闻,半夜日轮午。 日输午,与谁说,休向虚空重钉橛。 烱烱森罗相对看,如浄琉璃含宝月。 无智人前莫说,打汝头破脑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颜色原本具有不同的特质和形象,声音原本也有各异的欢乐与痛苦。 眼睛和耳朵断绝所有的感官知觉,感受这午夜时分仿佛是正午的阳光。 白天的时间在流逝,与谁分享这些感悟呢?不要在虚空中反复强调这些。 光明和万象都如此清晰地呈现出来,如同纯净的琉璃珠中蕴含了宝蓝色的月光。 在没有智慧的人面前不要说这些,否则会让他们头痛欲裂。
去完善
释义
1. 日轮:太阳的别称。《无量寿经》:“日轮光照无量国”。 2. 烱烱:明亮貌;犹炯炯。《文选·左思·蜀都赋》:“金罍中坐,玄酒韵酌,青城绮陈,南至董草,尔乃面北阜,背丘楹,左江右湖,以游以嬉。属者以藏舟之澳,归雁之浦,目指气使,节成而周。于是乎卢作,阐师攸高,法堂皆翠,寳盖方焕,雕云之翼,琼翮参差。谭女分妇,毘尼阐提。鸣佩衔响,震响疊톡。英汉荟萃,鳞萃比栉。天地隐设,各得其所。”
去完善
赏析
《偈十二首 其三》是宋僧释本才的一首佛家哲理诗。这首诗歌以独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出了“色”、“声”的实质以及超越二元对立的观念。释本才在诗歌中运用了对比和隐喻的手法,借助日轮和宝月的形象化比喻,表达了空灵通幽的禅意境界,强调了认识事物真实面貌的重要性。同时,他告诫人们不要轻易透露这种领悟,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纷争。诗人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揭示了佛教的智慧,使整首诗充满了人生哲理和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十二首 其三》是南宋诗人释本才所创作的佛教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190年至1279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历史正处于动荡不安的阶段,南宋王朝的统治逐渐衰弱,蒙古帝国开始对中原地区进行侵略扩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和知识分子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寄托。 释本才作为一位禅宗僧人,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禅意和智慧。在《偈十二首 其三》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心灵上的挣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