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逢友人
自古有行役,谁人免别家。相欢犹陌上,一醉任天涯。
积叠山藏蜀,潺湲水绕巴。他年复何处,共说海棠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就有人们出行和劳役的事,谁能避免离开家乡呢?在田间陌路上欢聚一堂,尽情痛饮直到天涯海角。
层叠的山川隐藏了古老的四川,潺潺的流水环绕着美丽的巴地。明年的今天又会在哪里相聚,共同谈论那美好的海棠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行役:指因公务或私事外出远行。
2. 别家:离开家庭。
3. 陌上:田间的小路。
4. 天涯:天边的意思,指很远的地方。
5. 积叠:重叠堆积。
6. 潺湲:水流的声音。
7. 巴:指四川的巴山一带。
8. 他年:今后,未来。
9. 海棠花:一种常见的花卉,春天盛开,具有观赏价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与友人相逢的情景。首联诗人指出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离家远行的情况,离别是不可避免的。颔联则描述了与朋友在陌生的道路上相互陪伴、举杯痛饮的场景,体现了朋友之间深厚的感情。颈联以山水画一般的语言勾勒出蜀地的山川河流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尾联则表达了对未来重逢场景的期许,想象着明年在另一个地方共同欣赏海棠花的美好景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蜀中逢友人》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851年。当时李频正值人生低谷期,他在赴任的途中被贬为蜀州刺史,来到这个偏远的地方担任地方长官。
在李频所处的唐朝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宦官和权臣把持朝政,皇帝无力改变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墨客选择了远离庙堂,隐居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李频也不例外,他在人生的低谷期来到了蜀州。
蜀州地处四川盆地,物产丰富,山水秀丽。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勤劳智慧,给李频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他在这里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哲理。在这段时间里,李频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如《蜀中逢友人》等,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