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寓怀

标题包含
寓怀
万古交驰一片尘,思量名利孰如身。 长疑好事皆虚事,却恐闲人是贵人。 老逐少来终不放,辱随荣后直须匀。 劝君不用夸头角,梦里输赢总未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山甫,生卒年不详,字仁夫,号浮休子,又号松竹主人。唐朝诗人。 李山甫是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的著名文人,曾任御史之职。他的诗才横溢,尤以五言古诗著称,与钱起、郎士元、皇甫冉等齐名。 李山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世事如梦,名利之争不过一场尘埃。不禁令人思索,在这无休止的名利追逐中,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快乐的事情其实都是虚幻的,反而是那些看似平凡的人,才是真正的有福气之人。年老的总会随着年轻的成长而逐渐退居幕后,而荣辱与繁荣也不过是相互依存、此起彼伏的现象而已。 奉劝各位,别为了追求名誉地位而过分炫耀自己的才能和成就,因为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到头来所有的得失都只是空梦一场。
去完善
释义
《寓怀》是唐代诗人李山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注释: 1. 交驰:形容事物迅速发展或变化。这里指世间的纷繁复杂。 2. 万古:自古以来,表示时间久远。 3. 名利:名誉和利益。 4. 孰如:哪个比得上,哪一个更好。 5. 长疑:长期怀疑,始终觉得。 6. 好事:有益的事情。 7. 虚事:虚幻的事情,不真实的事情。 8. 却恐:恐怕,担心。 9. 闲人:没有官职或职业的人;清闲的人。 10. 贵人:高贵的人,有地位的人。 11. 老逐:老年跟着。 12. 放:放松,放开。 13. 辱随荣后:屈辱随着荣誉而来。 14. 直须:必须,一定。 15. 匀:分配,平均。 16. 不用:不要,不需要。 17. 夸头角:炫耀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18. 梦里:梦境中。 19. 输赢:胜利与失败。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寓怀》,诗人通过诗意表达出对名利的质疑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以“万古交驰一片尘”形象地描绘出名利场中的纷繁复杂与虚无缥缈,进而引出作者对于名利的看法:“思量名利孰如身”。这意味着诗人认为相对于个人的修养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名利往往显得微不足道。 颔联中,“长疑好事皆虚事,却恐闲人是贵人”,诗人揭示了社会上常见的错误观念,即过分追求功名利禄,却忽视了那些真正值得尊重和关注的人。 颈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洞察:“老逐少来终不放,辱随荣后直须匀”。这里强调的是人们应保持平常心,不为年龄增长而焦虑,也不为荣誉加身而趾高气扬,而是应该平静地看待人生中的起起伏伏。 尾联中,诗人总结了自己的观点,提醒读者:“劝君不用夸头角,梦里输赢总未真。”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不要过分炫耀自己的成就,因为这些终究只是梦幻泡影,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理性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意识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寓怀》是唐代诗人李山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至唐代宗广德年间(763年-764年)之间。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尽管在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国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但到了后期,由于安史之乱等事件的发生,唐朝的繁荣景象逐渐瓦解。这些社会动荡和变故对诗人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山甫作为这一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主题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在这首《寓怀》中,诗人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他在诗句中透露出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