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后作
世上无媒似我希,一身惟有影相随。
出门便作焚舟计,生不成名死不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世上,没有谁能像我这个没人介绍的人这般稀少;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着我走遍天涯。
离开家乡就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如果不能成功成名我就宁愿死去也不回家。
去完善
释义
1. 世上:指人世间。
2. 无媒:没有介绍人。这里指没有取得功名。
3. 似我希:像我这样稀少。
4. 一身:自己。
5. 惟有:只有。
6. 影相随:形容孤独无依。
7. 出门:离开家乡。
8. 焚舟计:烧毁船只的打算,指破釜沉舟的决心。
9. 生不成名:活着时不能成名。
10. 死不归:死了也不回家。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世上无媒似我希”起句,展现出其执着功名、至诚无悔的人生态度。他视自己为罕见的人物,没有他人的牵累和牵绊,只有影子相随。这看似孤单的身影却隐藏着坚定的决心,彰显着诗人的勇敢与毅力。
接下来的“出门便作焚舟计”描绘了诗人为实现抱负,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决绝精神。他将人生视作一次旅行,出外闯荡就是踏上征途,义无反顾地追逐功名之路,勇往直前,无惧生死。
最后两句“生不成名死不归”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这是诗人对自己的鞭策,也是他坚定的信念:如果活着不能功成名就,即使死去也不会回头。这种为理想拼搏到生命最后的勇气和壮志,令人敬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离家后作》是唐朝诗人雍陶的一首思家诗,创作于唐文宗大和年间(827年-835年)。此时正值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雍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曾在朝为官,但因正直不阿而遭到排挤,最后被贬至蜀地。在蜀地期间,雍陶深刻体会到了家乡与外界的差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这种情感成为了他创作这首诗的灵感来源。
在这首诗中,雍陶通过对离家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家庭的深深眷恋。他以深沉的笔触,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之情。这首诗歌充分展示了晚唐时期知识分子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忧虑,以及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