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明日

标题包含
清明日
每年每遇清明节,把酒寻花特地忙。 今日江城衰病起,佛前新火一鑢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伯玉(1003年-1082年),字公达,号浮休居士,晚年自号“西溪老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浙江金华人。 张伯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他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每逢清明节时,人们总是忙着找酒赏花。如今在江城我因生病而慢慢恢复中,便在佛像前燃起一柱新的香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城:长江沿岸的城市,这里指代苏州一带地区。 2. 衰病:生病之意。 3. 佛前新火:清明节期间,按照传统习俗要更换新的火源,称“新火”。 4. 鑢香:金属制的香炉。
去完善
赏析
《清明日》是南宋诗人张伯玉所创作的诗词作品。本诗以清明节为背景,描绘了人们在这一天忙碌寻花的情景。然而,诗人却在这一天的特殊时刻——江城衰病时,选择了在佛前点上一柱香,以此表达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首句“每年每遇清明节,把酒寻花特地忙”展现了人们在这天忙碌的景象。清明节原本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但同时也成为人们欣赏春光、畅游花市的节日。因此,人们总是忙碌地“把酒寻花”,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 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热闹的氛围中,而是以独特的方式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在第二句“今日江城衰病起,佛前新火一鑢香”中,诗人提到自己因为生病而不得不远离喧嚣,选择在家中的佛像前点上新的香火,以此来祈祷平安。这里的“新火”指的是刚点燃的香火,象征着希望和信仰;“一鑢香”则表达了诗人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人们在清明节的热闹景象与诗人的孤独内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尽管外界繁华热闹,但诗人仍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明日》是宋代诗人张伯玉所作的一首描绘清明节景色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张伯玉任职于朝廷,官至尚书郎。在清明节这一天,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张伯玉作为一位文人雅士,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深厚的感悟。在他的诗歌中,我们既能感受到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也能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这首《清明日》中,张伯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色,展现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特点。同时,他也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