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
东客从来过虎丘,橘花渡口维扁舟。
阖闾宫殿不可见,但对古塔寒飕飗。
忆昔夫差全胜日,水犀十万横吴钩。
楚山既掘荆人冢,越岭仍将句践囚。
岂谓西施能破国,谁知麋鹿上台游。
唯有吴王在时月,夜深闲照剑池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客曾经到过虎丘,橘子花开的渡口系着一艘小舟。
阖闾的宫殿已经看不见了,只能看到古老的塔,显得有些萧瑟。
回想起当年夫差取得胜利的日子,十万把吴钩威风凛凛。
楚山的荆人被挖掘坟墓,而越岭还将句践囚禁起来。
谁能想到美人西施能够破坏国家,谁知道竟然是麋鹿登上了高台。
只有吴王在的时候月亮,在深夜里悠闲地照耀着剑池的头。
去完善
释义
1. 东客:东方的来客,这里指作者自己。
2. 虎丘:位于今江苏苏州西北郊,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首都。
3. 橘花渡口:橘子花开的渡口,这里指作者到达虎丘的地方。
4. 扁舟:小船。
5. 阖闾宫殿:指阖闾王的宫殿,这里是虎丘的标志性建筑。
6. 古塔:指虎丘中的名胜古迹——真娘墓塔。
7. 夫差:指吴王夫差,是阖闾的儿子。
8. 水犀:古代对军队的称谓,形容其勇猛。
9.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弯刀,这里代指武器。
10. 楚山:指楚国境内的山脉,这里泛指楚国。
11. 荆人冢:楚国人坟墓,这里指楚国的墓地。
12. 越岭:指越国境内的山脉,这里泛指越国。
13. 句践:越国国王,被夫差击败后成为其俘虏。
14. 西施:越国美女,被夫差选为妃子。
15. 破国:使国家灭亡。
16. 麋鹿:一种生活在沼泽地的动物,这里指毫无秩序的生活。
17. 台游:指在台上游玩的人。
18. 吴王在时月:指当年吴王夫差在位时的月亮。
19. 剑池:位于虎丘的一个水池,相传是吴王铸剑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虎丘》这首诗,以虎丘为背景,回顾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感慨了世事的沧桑和时间的无情。诗人通过描绘虎丘的美景和东客乘船游历的场景,引导读者想象当年吴王的胜日和越人的哀伤。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历史故事与现实景观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虎丘》是宋代诗人张伯玉所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末年,此时张伯玉正值壮年,曾任过地方官职,对民间生活有较深的了解。在北宋末期,朝廷政治腐败,内外矛盾重重,加上辽金两国的侵扰,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张伯玉在此时期创作了这首描绘虎丘美景的诗篇,或许是想借此寄托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以及对民间百姓生活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