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标题包含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又作正仲,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词人、大臣。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期经历:冯延巳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冯良建曾担任唐朝的工部尚书。冯延巳自幼聪颖过人,勤奋...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独自伫立在小桥之上,晚风灌满衣袖,直到平坦的树林间升起一轮新月,行人才渐渐归去。
去完善
释义
平林:平坦的树林;新月:初升的月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闲情”为主题,开篇点明惆怅并未因时间流逝而消散,奠定了全词低回婉转的基调。上片借春日之景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伤,“日日花前常病酒”一句尤为传神,既写出了纵情声色的无奈,也暗含了自我放逐的苦闷。下片则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河畔青芜”“堤上柳”等意象渲染出一种绵延不绝的愁绪,并以“独立小桥”的孤寂形象收束全篇,营造出空灵幽远的意境。整首词语言清丽,情感真挚,既有个人化的细腻体验,又具普遍性的人生况味,堪称婉约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五代十国时期,彼时冯延巳正身处南唐朝廷。他一生仕途坎坷,历经三朝更迭,内心常怀忧思。此词写于他中年以后,当时虽身居高位,但国家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不安,加之个人宦海沉浮的复杂心境,使他深感人世无常。在一个春日里,面对万物复苏却无法消解心中郁结已久的惆怅,遂提笔写下这首寄托幽怀之作。词中借春天特有的景致与情感交织,抒发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以及人生愁绪难以排遣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