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怀王庆长
夜雨才沾地,朝晖已照墙。
润畦舒菜甲,暖树拆茶枪。
胡虏潜沙碛,关河息战场。
王孙缘底事,萍迹久他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晚的雨刚一落地,清晨的阳光已经洒满墙壁。湿润的田地舒展着菜苗,温暖的树木抽出茶叶的新芽。匈奴和氐羌这些胡人已在沙漠边缘消失,边防的关卡和河流也让战争的硝烟平息。富贵人家的子孙为何还要执着于功名呢?他们的踪迹已远离家乡很久了。
去完善
释义
1. "夜雨才沾地":此句中的"夜雨"是指夜间下的雨水。"沾地"是沾湿地面的意思。整句意思是夜里下的小雨刚刚湿润了地面。
2. "朝晖已照墙":"朝晖"指的是早晨的阳光,"照墙"是指阳光照射到墙上。
3. "润畦舒菜甲":"润畦"指湿润的田畦,"舒菜甲"是指蔬菜新生的叶子在春雨滋润下发芽舒展。
4. "暖树拆茶枪":"暖树"指被阳光温暖的树木,"拆茶枪"是指茶叶新芽萌发时的嫩叶。
5. "胡虏潜沙碛":"胡虏"是指中国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这里可能泛指侵略者。"沙碛"是指沙漠和草原接壤的地方,这里可以理解为边疆地区。
6. "关河息战场":"关河"指边关河流,这里可能是指边关战事的发生地点。"息战场"是指战场暂时平静下来,意味着战争暂时停止。
7. "王孙缘底事":"王孙"是对贵族子弟的美称,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王庆长。"底事"即何事,什么事的意思,这句诗是在询问王庆长为什么会离家远去他乡。
8. "萍迹久他乡":"萍迹"是指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生活经历。"他乡"是指远离故乡的地方。这句诗是说王庆长长时间在外地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夜雨才沾地,朝晖已照墙”,描绘出春天的清晨,晨曦透过窗户映照在墙壁上,湿润的泥土气息飘散在整个庭院中。作者巧妙地将时间和空间的变换糅合在一起,以自然的轮回展现出时光的流转。
颔联“润畦舒菜甲,暖树拆茶枪”,描述了田野和茶园的景象。春雨滋润着土地,蔬菜在田野中生机勃勃;茶园里的茶树也慢慢抽芽,绿意盎然。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胡虏潜沙碛,关河息战场”,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尽管春天带来希望,但边疆的战事仍然让人担忧。诗人借此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关切国家安危。
尾联“王孙缘底事,萍迹久他乡”,转而抒发离愁。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离家已久的诗人却独自在异乡漂泊,思念故乡的亲人与朋友。这一笔使得全诗的情感更为深沉,引人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怀王庆长》是南宋诗人黄公度在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春日时分所作的一首怀念友人的诗。
此时,正值南宋初期,金人南侵,朝廷偏安江南,民众生活疾苦。黄公度曾任官于京师,亲眼目睹了民众的痛苦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这使他深刻认识到现实社会的残酷和人生的无常。由于社会和政治的现实环境压抑,黄公度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惆怅之情。他感到个人的努力在时代洪流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深感悲哀。
王庆长是黄公度的至交好友,他们曾一起共度过许多难忘的时光。此时友人远在他乡,无法相聚,这让黄公度更加倍感孤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他怀想起过去与王庆长的种种美好往事,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这首寄托思友之情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