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城怀古
蜀土遶水竹,吴天积风霜。
穷览通表里,气色何苍苍。
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
古人无岁月,白骨冥丘荒。
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玄龟埋卜室,彩凤灭词场。
阵图一一在,栢树双双行。
鬼神清汉庙,鸟雀参秦仓。
叹世已多感,怀心益自伤。
赖蒙灵丘境,时当明月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川之地被碧水环绕着翠竹,江南的天空堆积着风霜。
向远处观望,气韵相连,呈现出一片苍茫的景象。
回顾往昔的岁月,想那曾美丽的青楼女子。
时光荏苒,古人们已逝,只留下白骨长眠于墓地。
寂静中琴声响起,空灵而深沉;幽静的溪流旁,书香满溢的书房。
厚重的龟甲藏于占卜室内,鲜艳的凤凰消逝在文学舞台。
曾经的战场图谱犹在,柏树成行。
神鬼都已远离了汉时的庙宇,只有鸟儿和雀儿仍围绕着秦代的粮仓。
感叹世事无常,心中的感慨越发强烈。
好在有灵动的山丘境界相伴,明月高悬,让人心生向往。
去完善
释义
1. 蜀土:四川的土地。
2. 遶水竹:环绕着水流和竹林的地方。
3. 吴天:江南的天空。
4. 穷览:尽览。
5. 通表里:包括表层和深层的意思。
6. 气色:山川的气势和景色。
7. 旧国:指历史上的蜀国。
8. 青楼:古代歌舞之地。
9. 艳妆:美丽的妆容。
10. 古人:指历史上的古人。
11. 白骨:死去的人留下的骨头。
12. 冥丘荒:坟墓被遗忘和荒芜的状态。
13. 寂历:寂静孤独的样子。
14. 弹琴地:弹琴的地方。
15. 幽流:清幽的溪流。
16. 读书堂:读书的地方。
17. 玄龟:乌龟的神化形象。
18. 卜室:占卜的屋子。
19. 彩凤:凤凰的美丽羽毛。
20. 灭词场:诗人的诗歌创作的消失。
21. 阵图:古代的军队阵型。
22. 柏树:柏树的整齐排列。
23. 清汉庙:清洁而庄严的汉朝寺庙。
24. 鸟雀:鸟类。
25. 参秦仓:加入了秦朝的粮仓。
26. 叹世:感叹世界的变化。
27. 怀心:思念过去的心情。
28. 灵丘境:美好的地方。
29. 时当:时时。
去完善
赏析
《蜀城怀古》刘希夷:诗意盎然的历史感慨
这首《蜀城怀古》由唐朝诗人刘希夷创作,以蜀城的地理风貌和历史变迁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人生哲理的深思。
诗的开篇两句“蜀土遶水竹,吴天积风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蜀地风光,绿意葱茏的水竹环绕,而江南的天空则弥漫着风霜之气。接下来四句“穷览通表里,气色何苍苍。旧国有年代,青楼思艳妆。古人无岁月,白骨冥丘荒”,以历史的眼光审视蜀地的风土人情,既有繁华时期的青楼佳丽,也有苍茫的白骨荒丘,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
接下来的八句“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玄龟埋卜室,彩凤灭词场。阵图一一在,栢树双双行。鬼神清汉庙,鸟雀参秦仓。”则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古战场、卜室、琴堂等地留下的痕迹,似乎那些曾经的战斗、卜卦和读书之声仍在耳边回荡。
最后六句“叹世已多感,怀心益自伤。赖蒙灵丘境,时当明月光。”则是诗人抒发内心的感慨,面对历史的辉煌和衰落,他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和自己的渺小,只能在月光下寄托哀思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深深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蜀城怀古》是唐代著名诗人刘希夷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正值唐朝盛世,政治较为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刘希夷生活在这一时期,他在诗歌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作品广泛流传于民间。
在创作《蜀城怀古》时,刘希夷已经步入中年,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官至御史,却因直言进谏被贬出京城,辗转各地。这段曲折的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
与此同时,唐朝社会正处于安史之乱前的和平时期,政治相对稳定,但潜伏着各种矛盾。一方面,皇权的加强使得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另一方面,官僚腐败和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刘希夷身处这个时代,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共同构成了他创作的灵感来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