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屯田墓壮节亭
西涧当年卜考槃,便于神武挂衣冠。
后生无复知前辈,故老犹能说长官。
三尺荒坟埋玉冷,百年壮节倚天寒。
表章頼有群贤力,谁把生刍奠酒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久以前,在这幽静的西涧之地,有人选择了远离尘嚣,开始了隐逸的生活。他们身着简朴的衣服,崇尚自然和谐。然而如今的人们已经不再了解那些前辈们的智慧与精神,只有年长的老人还能谈论着他们的故事。
曾经的英烈们长眠在三尺荒坟之中,他们的美名却依旧流传,激励着后人。历经风雨沧桑,他们的英勇事迹仍然被传颂。多亏了那些有识之士的努力,这些英雄的事迹才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然而又有谁能拿起生刍,祭奠这些英烈呢?
去完善
释义
《刘屯田墓壮节亭》注释:
1. 刘屯田:指唐代刘晏,曾任屯田郎中,因廉洁奉公、严于治政而著名。
2. 西涧:具体地名,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东南。
3. 卜考槃:选择隐居之地。
4. 神武: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5. 挂衣冠:辞官归隐之意。
6. 后生无复知前辈:年轻一代已经不再了解刘晏这样的前辈了。
7. 故老:老年人士,此处指与刘晏同时代的人。
8. 长官:指刘晏曾担任的长官职务。
9. 三尺荒坟:形容刘晏的坟墓。
10. 玉冷:意指刘晏去世后,世人对他的人格品质和精神成就的敬仰。
11. 百年壮节:刘晏坚守气节的精神传承了一百年。
12. 倚天寒:象征刘晏凛然正气和高尚品质。
13. 表章:对刘晏的事迹和品德给予表彰。
14. 群贤力:众多贤能之士共同努力。
15. 生刍奠酒盘:用新鲜草料祭奠刘晏。
去完善
赏析
尤袤的《刘屯田墓壮节亭》是一首怀念和赞美古人高洁品质的诗歌。诗人以西涧为切入点,讲述古人在这里选择隐居生活,体现了他们的坚韧品质和崇高信仰。同时,通过描写荒坟、玉冷等景象,展现了古人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刘屯田墓壮节亭》这首古诗的完成时间是宋朝末年,这正是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时期。诗人尤袤怀着深深的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个特殊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国家分裂,很多文人墨客都在寻找精神的寄托和人生的意义。而尤袤则是其中的一员,他渴望通过诗歌表达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在这首诗中,尤袤以刘屯田作为代表,表达了对那些在战争中为国家捐躯的英雄们的敬佩。他以刘屯田墓为对象,描述了壮节亭的壮丽景色,以此表达对这些英雄的怀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危难时刻对于英雄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坚定的民族信念的赞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