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蜡梅

标题包含
蜡梅
破腊惊春意,凌寒试晓粧。 应嫌脂粉白,故染曲尘黄。 缀树蜂悬室,排筝雁著行。 团酥与凝蜡,难学是生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过了寒冬,春意突然显现,在寒冷的清晨试梳妆。 应该会嫌弃脸上抹的白粉吧,故意染上淡淡的黄色。 蜜蜂挂满树枝犹如房屋,一排排筝弦如同大雁整齐列队。 想要模仿那凝聚的酥油和蜡烛,却难以学到那种天然生成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蜡梅:即指梅花,因其花瓣有如蜡质而得名。 2. 破腊:指农历腊月结束,新岁伊始。 3. 惊春意:形容梅花绽放带来的春天的气息。 4. 凌寒:在寒冷的环境中。 5. 试晓粧:意指梅花在清晨时开始展示其美丽的容颜。 6. 应嫌脂粉白:暗示梅花的颜色并非纯白,而是带有淡淡的黄色。 7. 故染曲尘黄:曲尘,一种黄色的颜料;这里表示梅花的花瓣上带着一层淡淡地黄色。 8. 缀树蜂悬室:形容蜜蜂围绕着梅花采蜜的景象。 9. 排筝雁著行:形容梅花枝条的形状如同古筝的弦线,排列整齐。 10. 团酥与凝蜡:描述梅花的形状,团酥比喻花朵圆润饱满,凝蜡形容花朵晶莹剔透。 11. 难学是生香:表示梅花的香气无法模仿,因为那是天然的香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蜡梅》描绘了腊梅的特点及盛开的景象。诗人首先描述了腊梅在寒冬中的惊艳亮相,暗示其唤醒春天的能力。接下来,通过“破腊”、“凌寒”两个词汇表达了腊梅勇敢面对寒冷环境的精神风貌。 第二节中,尤袤使用了“嫌”和“故”来展示腊梅独具个性的审美取向:它不羡脂粉之艳,却选择以自然的黄色渲染自己,显现出与众不同的高雅品质。 诗歌的后两句,用“缀树蜂悬室”、“排筝雁著行”来形容腊梅花的排列形态以及它们所呈现出来的音乐感。同时这也暗含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情趣——花朵犹如蜜蜂居住的房间一样紧密相连,腊梅花瓣整齐地排列如同筝弦,由此产生的旋律让人陶醉。 末句的“团酥与凝蜡,难学是生香”则进一步强调腊梅的天然之美和无法模仿的香味。这使得蜡梅的品质显得更加高贵和神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蜡梅》是南宋诗人尤袤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难以考证。然而,我们可以在其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方面加以探讨。 尤袤在南宋初年担任过多地的知州,他在任期间颇有政绩,因此受到人们的尊敬。尽管他的仕途颇为顺利,但他也经历了战乱、政治斗争等艰难时局。这一时期,南宋朝廷面临金国的侵略,国家和民族的危亡感使文人骚客们产生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尤袤创作了这首《蜡梅》。 “陌上风光浓处”一句,描绘了冬季田野间盛开的蜡梅景象。这既是对蜡梅的赞美,也是对南宋国势颓唐的隐喻。“见蜂藏密香”则暗示了当时国家的安危局势以及文人志士们在这个时期的努力与期待。全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堪称咏物诗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