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林景思
临海睽离七度春,都城相见话悲辛。
苍颜白发浑非旧,短句长篇却有神。
一第蹉跎真可叹,半生奔走坐长贫。
老怀先自难为别,相识如君更几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临海眺望已历经七个春天,回到都城相聚感慨万分。
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都已经改变,但你出口成章依然才华横溢。
岁月蹉跎真是令人感叹,人生大半都在忙碌和贫困中度过。
人到老年本来就很难承受离别,但像我这样的朋友又能有几个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临海:古代州名,今浙江台州一带。
2. 睽离:分离,离别。
3. 都城:这里指临安(杭州)。
4. 苍颜白发:形容年老容颜变白的景象。
5. 短句长篇:此处指的是诗歌文章。
6. 一第:科举考试的第一阶段,即乡试。
7. 蹉跎:浪费时间,失时不策。
8. 老怀:老年时期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寄林景思》是一首情感深沉的离别诗。诗人尤袤以自己在临海与林景思别离的情景开篇,表达出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的感慨。随后描述了与林景思在都城相见的场景,尽管他们已不再是年轻时的模样,但他们的诗词才华依旧熠熠生辉。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林景思坎坷的人生际遇,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结尾处,诗人抒发了自己依依惜别的情怀,感叹能够拥有如此知己是多么难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林景思》是南宋著名诗人尤袤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宋对峙的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尤袤在这一年正值壮盛之年,他在科举考试中屡屡受挫,直到四十四岁才考中进士。然而,他并没有被朝廷重用,而是被任命为江西抚州知州。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他一直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尤袤创作了这首诗。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他认为,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而他的朋友林景思却远在他乡,无法共同为国效力。这首诗表达了尤袤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他对友人深深的挂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