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云五景诗 其五 息肩馀暇
生涯随分乐樵苏,弛担归来日未晡。松下清风宜少憩,终南捷径苦崎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生活的乐趣在于简单而快乐,放下重担回到家里的时候还没到傍晚。在松树下吹着清新的风,最适合稍作休息。终南山的道路虽然艰难,但风光无限好。
去完善
释义
1. "生涯随分乐樵苏":这句的意思是,诗人过着简单的生活,以砍柴为生,从中得到乐趣。其中,“随分”是古代成语,表示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心态。"樵苏"在此处指打柴。
2. "弛担归来日未晡":这句描绘了诗人放下重担回家时的情景。"晡"是指傍晚时分。
3. "松下清风宜少憩":描述在松树下休息的情景。"清风"指微风吹过,"少憩"指稍微休息一下。
4. "终南捷径苦崎岖":这句意味着终南山的近路虽然便捷,但道路艰难而崎岖。"终南捷径"是一个历史典故,唐朝时士人想被皇帝赏识,往往以隐居终南山为进身之阶,被称为“终南捷径”。
去完善
赏析
《息肩馀暇》是一首描绘作者在劳碌奔波后的闲暇时刻的诗。李穆以闲适的笔调刻画了"樵云五景"中的第五景,展示出他在结束劳作之后的愉悦心情。
"生涯随分乐樵苏"传达出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他享受着平凡生活的乐趣,虽然劳作艰辛,但却能从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而“弛担归来日未晡”则写出劳作一天之后,放下重担,回到家中,太阳尚未落山,此间体现了作者辛勤劳动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接着,“松下清风宜少憩”将画面带至山中松树之下,清朗的山风吹拂,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诗人借此表达在紧张劳作后享受片刻宁静的惬意。然而"终南捷径苦崎岖"揭示出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经历艰苦困苦方能抵达终点。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手法展现诗人面对人生困境和挑战时积极向上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樵云五景诗 其五 息肩馀暇》是明代诗人李穆的一首描绘山水田园生活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明朝初年(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在这个时期,明朝刚刚建立,社会相对稳定,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这个时期,李穆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经常外出游历,领略大自然的美好。他的足迹遍布江南各地,对自然风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他的笔下,山水田园生活充满了诗意和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樵云五景诗 其五 息肩馀暇》中,李穆通过对山林、田野、村居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外,他还通过“息肩”一词,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明朝初年,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官场腐败现象仍然严重,许多文人士大夫对此感到不满和反感,纷纷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李穆正是这些文人中的一员,他用自己的诗歌作品,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