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温兰岩寄韵
一年春景将过半,满目闲愁苦未开。北海孔融偏好客,长沙贾谊最多才。云移日影阶前转,风挟潮声枕畔来。独有可人招不得,酣歌倚树自徘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即将过去一半,眼中仍满是忧愁和痛苦。孔融是北海的一位热情好客的人,贾谊则是才华横溢的长沙才子。云彩飘过,阳光在台阶上移动;风吹过,海潮的声音在耳边回响。唯一遗憾的是无法邀请那些可爱的人,只能在树下醉酒后,伴着歌声独自徘徊。
去完善
释义
1. 温兰岩:生平不详,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2. 寄韵:即寄情于诗歌韵律之中,表示通过写诗来表达情感。
3. 春景:春天的景色。
4. 闲愁:指无端愁绪。
5. 苦未开:指忧愁的情绪尚未消散。
6. 北海:古代诸侯国名,位于今山东省东部。这里代指山东地区。
7. 孔融: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曾任北海相。
8. 偏好客:喜欢结交宾客。
9. 长沙:古代诸侯国名,位于今湖南省北部。这里代指湖南地区。
10. 贾谊: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出任长沙王太傅。
11. 多才:指才华横溢。
12. 日影:太阳的影子。
13. 阶前:台阶前面。
14. 风挟潮声:指风吹过,伴随着潮水的声音。
15. 枕畔:枕头旁边。
16. 可人:称心如意的人。
17. 招不得:无法邀请到的意思。
18. 酣歌:尽情歌唱。
19. 倚树:靠在树上。
20. 自徘徊:独自来回走动,形容诗人惆怅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时,因为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压力,而感到心情沉重,无法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诗人以孔融、贾谊两位古人自比,表达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孤独与无奈。在诗中,诗人以云移日影、风挟潮声的形象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而自己的生活却充满了压力和苦闷。最后,诗人渴望能与知己一起畅饮欢歌,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只能在树下独自徘徊,表达出自己的无奈和哀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复温兰岩寄韵》是明朝诗人李穆的一首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这个时期正是明朝的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文化方面也十分活跃,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
李穆生活在明朝的后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担任过各种官职,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民生、政治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这个时期,明朝的文化发展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文人们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李穆作为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人文精神的追求。
综上所述,《复温兰岩寄韵》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朝嘉靖年间,这个时期的李穆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体会。同时,这个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