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日东僧游天台

标题包含
送日东僧游天台
一瓶离日外,行指赤城中。去自重云下,来从积水东。 攀萝跻石径,挂锡憩松风。回首鸡林道,唯应梦想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离开太阳很远的地方,一直指向赤城山。从高高的云端降落,再从积水河的东边回来。攀爬在满是藤蔓的小路上,敲响木鱼声在松风中回荡。回首望向鸡林道路,只有在梦中才能到达那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日东:古代对日本的称谓,此处借指日本僧人。 2. 天台:浙江天台山,以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著称。 3. 赤城:浙江天台山中的赤城山,因其山色赤红如霞,故名。 4. 重云:高空的云雾,这里表示日东僧去往天台山的行程高度。 5. 积水东:指大海东边的日本。 6. 攀萝:攀援藤蔓,形容登山时的情景。 7. 跻:升登,登上。 8. 石径:山间的小路。 9. 挂锡:挂单的意思,僧人投宿借宿之意。 10. 松风:松林吹拂的风,形象地描绘出山中景色。 11. 鸡林:朝鲜半岛古名,此处用鸡林借指日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日东僧人离开日本前往天台的情景。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僧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种种景象。“一瓶离日外,行指赤城中”形象地描绘了僧人带着一钵盂饭离日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坚定信念和虔诚之心。而“去自重云下,来从积水东”则写出了僧人穿过重云、跋山涉水而来的艰辛过程,表达了对他们毅力的赞美。 接下来的两句“攀萝跻石径,挂锡憩松风”生动地描绘了僧人在旅途中攀爬藤萝、沿着崎岖的石径前行的画面,以及在松树下休憩时聆听松风的情景。这些画面形象生动,富有禅意,展现了僧人虽历经磨难却仍保持宁静的心态。 最后两句“回首鸡林道,唯应梦想通”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即将离开日本的感慨。“回首”一词传达了诗人的不舍之情,而“唯应梦想通”则意味着诗人相信虽然友人离去,但他们的友情和精神将通过梦境得以维系。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对日东僧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诗名远播的诗人杨夔创作了这首《送日东僧游天台》。此诗反映了盛唐时期禅宗佛法的繁荣传播,以及中日文化交流的盛况。 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值盛世唐朝,国泰民安,佛教文化盛行,许多僧人来华求法。在此背景下,日东僧人游历至中国寻道参禅,希望从天台宗的教义中获得智慧启示。天台宗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派别之一,以天台山的寺庙群为代表,具有深厚的哲学和宗教内涵。 诗人杨夔以此诗表达了对于日东僧人的殷切期待和崇高敬意,也突显出盛唐时期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与交融态度。诗中将日本僧人比喻为“海客乘槎”,寓意他们跨越海洋,克服重重困难来华问道,这种精神令人尊敬。 总的来说,《送日东僧游天台》体现了唐朝对异国文化的开放交流态度,并表现出诗人在对外交往中的诚挚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