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张相公出征

标题包含
送张相公出征
得意在当年,登坛秉国权。汉推周勃重,晋让赵宣贤。 儒德尼丘降,兵钤太白传。援毫飞凤藻,发匣吼龙泉。 历火金难耗,零霜桂益坚。从来称玉洁,此更让朱妍。 鸳鹭臻门下,貔貅拥帐前。去知清朔漠,行不费陶甄。 献画符中旨,推诚契上玄。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的美好时光里,我们登上讲坛主持国家的权力。汉朝推崇周勃,晋朝礼让赵宣以示尊重。从尼丘山降生孔夫子以来,军事谋略代代相传。拿起毛笔书写美丽的文章,打开剑匣展示英勇的精神。经历了火的锤炼和寒冷的霜冻,金子越发珍贵,桂花更加坚固。历来人们都赞美她的纯洁无瑕,此时更让她绽放出朱红的色彩。大雁汇聚一堂,神兽护卫左右。勇往直前,穿越沙漠,所到之处不需再花力气雕琢。我以画符来回应天子的心意,以真诚去感应天地间的神灵。希望用班固的笔,在燕然山上记录下这些美好的事迹。
去完善
释义
1. 得意:此处指官运亨通,仕途顺利。 2. 登坛:此处比喻升任要职。 3. 秉国权:执掌国家政权。 4. 周勃:西汉开国功臣,曾封为绛侯。此处借指张相公。 5. 赵宣:东晋名臣,曾任太尉。此处借指张相公。 6. 儒德:儒家道德。 7. 尼丘:孔子出生的地方,位于山东省曲阜市。 8. 兵钤:兵法。 9. 太白:指太白星,又称太白金星。古代认为太白星主兵事。 10. 援毫:拿起毛笔。 11. 飞凤藻:比喻优美的文章。 12. 发匣:打开匣子。 13. 吼龙泉:形容剑出鞘时发出响声。 14. 历火金难耗:历经磨砺的金子不易消耗。 15. 零霜桂益坚:经历风霜的桂树更加坚定。 16. 从来:一直以来。 17. 玉洁:形容品质高洁。 18. 朱妍:红色的花儿。 19. 鸳鹭:比喻朝臣。 20. 貔貅: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此处借指士兵。 21. 臻门下:来到门前。 22. 朔漠:北方荒漠地区。 23. 陶甄:陶冶、提炼。 24. 献画符中旨:献上符合皇帝心意的策略。 25. 推诚契上玄:推崇真诚,与天意相合。 26. 班固笔:指撰写史书的能力。 27. 勒燕然:勒石记功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张相公出征”,是诗人杨夔为送别出征的张相公而作。诗以赞誉的口吻描绘了张相公的才华、德行和英勇事迹,以及对其出征胜利的期许。全诗共有八句,分为四联,每联都表达了一种情感和思想。 首联通过描述张相公在当年的辉煌成就,强调了他在国家权力中的地位。作者将他比作汉代的周勃和晋代的赵宣,以此表明他的重要性和智慧。 颔联进一步赞美张相公的儒家和军事才能。这里提到孔子和太白金星,暗示张相公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领导力。 颈联刻画了张相公的文采与武艺。他拿起毛笔,就如同凤凰展翅;拔出宝剑,如同龙吟虎啸。这些形象表达了张相公文武双全的特点。 尾联祝愿张相公取得征战胜利,为他赢得更多的荣誉。作者期望用班固的笔墨记录下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张相公才能、成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其出征胜利的热切期盼。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战争主题的独特见解和高超的艺术手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张相公出征》是唐代诗人杨夔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 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但由于皇帝对权力的过度集中和对奢靡生活的沉迷,导致朝政腐败、边患不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张相公被任命为出征的将领,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和百姓的安宁而踏上征程。 杨夔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和民生命运的诗人,他目睹了当时的危机局面,对张相公的英勇出征寄予厚望。在此诗中,杨夔表达了对张相公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希望他能凯旋而归的美好愿望。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出杨夔关注时事、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