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杜郎中入茶山修贡

标题包含
送杜郎中入茶山修贡
一道澄澜彻底清,仙郎轻棹出重城。 采苹虚得当时称,述职那同此日荣。 剑戟步经高障黑,绮罗光动百花明。 谢公携妓东山去,何似乘春奉昭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条清澈见底的湖泊显得格外宁静,仙界的公子悠然地乘船离开繁华的城市。 人们只为了采摘那些美味的果实而闻名,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武装的步伐在黑暗的高墙间穿梭,华丽的衣饰使得周围的花朵都显得暗淡无光。 就像那个著名的谢公一样,带着美丽的女子来到东山游玩,现在也恰似趁着春光陪同朝圣者们一同前行。
去完善
释义
1. "杜郎中":杜指杜审言,唐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郎中为朝廷官员的通称。这里指杜审言任尚书郎一职。 2. "茶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西南四十五里的地方,因产茶而闻名。 3. "修贡":向皇帝进献物品,这里指茶山茶叶的进贡。 4. "一道澄澜彻底清":指一片清澈的水面。 5. "仙郎":诗人对杜审言的尊称,表示其如神仙般高尚。 6. "轻棹":指船只轻快地行驶。 7. "重城":指京城长安。 8. "采苹":《诗经·召南·采苹》中的诗句,描绘了采摘水苹的场景。这里用采苹比喻任职京官的职责。 9. "履职":执行职务。 10. "剑戟":古代兵器,这里形容地势险要。 11. "绮罗":华丽贵重的丝绸衣物。 12. "百花明":百花盛开的美景。 13. "谢公":指南朝时期的大文学家谢灵运,他曾游历过茶山。 14. "东山":指浙江上虞东山。 15. "乘春":春天的时候。 16. "奉昭行":按皇帝的旨意行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杜郎中前往茶山进贡的场景。首句“一道澄澜彻底清”描述了江水的清澈,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氛围。接下来,“仙郎轻棹出重城”一句则刻画了杜郎中轻盈地驾舟离开繁华的城市,展现出他的潇洒与从容。 “采苹虚得当时称,述职那同此日荣”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一方面,尽管在茶叶采摘时可能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誉,但此刻履行公务时的荣光却显得更为宝贵。这两句既是对杜郎中的赞扬,也是对他敬业精神的肯定。 而后,“剑戟步经高障黑,绮罗光动百花明”描绘了从军将士的威武形象以及春日里花朵盛开的绚烂景色,将诗的意境拓宽,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谢公携妓东山去,何似乘春奉昭行”,借用了东晋名士谢安携妓游东山的故事,暗示杜郎中此行的悠闲和愉悦。这里,诗人巧妙地表达了愿杜郎中尽情享受这次行程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杜郎中入茶山修贡》是唐代诗人杨夔为送别杜郎中而作的诗。此诗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 在唐代,茶叶生产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特别是在贞元时期,由于丝绸之路贸易的衰落,茶叶成为了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当时朝廷设立了专门负责茶叶生产和贡品制作的机构——茶山监。杜郎中受命进入茶山监进行贡品制作。 杨夔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了解杜郎中的职责重大,也对朝廷茶叶政策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他以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杜郎中的期待和担忧。 在这首诗中,杨夔描述了茶山风光的美丽和贡茶制作的繁琐,也揭示了茶农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他希望杜郎中能够在茶山监有所作为,改善茶农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提醒他要警惕权力带来的腐化。 总之,《送杜郎中入茶山修贡》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茶叶政策的历史背景,以及杨夔对社会公正和人道主义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