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郭功甫二绝 其一
从来多病王僧祐,自小能文谢惠连。
各厌尘劳思物外,莫辞携手访林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从来":自古以来。
2. "王僧祐":南朝梁代的著名文人,工于书法和绘画,以其多病的形象成为文人墨客的代称。
3. "自小":从小时候起。
4. "谢惠连":南朝宋时的著名文人,擅长诗歌创作,被认为是文学天才。
5. "各厌":各自都厌烦。
6. "尘劳":世俗生活的烦恼。
7. "物外":尘世之外,这里指隐逸生活。
8. "莫辞":不要推辞。
9. "携手":手牵手,这里表示共同行动。
10. "访林泉":寻访山林和水泉,这里指隐居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郭功甫共同向往隐逸生活的愿望。诗中将自己和郭功甫分别比作南朝的文人王僧祐和谢惠连,两人都才华横溢却体弱多病。诗人通过对比表达出与郭功甫在追求恬静生活方面志同道合的思想。他们认为世俗的烦恼令人厌倦,不如携手共度林泉之美,远离喧嚣的尘世。整首诗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和友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赠郭功甫二绝 其一》,是由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袁陟所作。创作时间是公元1168年左右,这一时期正是宋金对峙的动荡时期,诗人作为文人士大夫,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致力于国家统一。
袁陟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也曾因故被贬谪至偏远之地。在与郭功甫交往的过程中,二人相互欣赏对方的才学与人格,因此在这首诗中,袁陟表达了对郭功甫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对外妥协求和,对内则加强皇权,整顿吏治,推行理学教育。袁陟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关注时事,关心民生,以诗歌为武器,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赠郭功甫二绝 其一》便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