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

标题包含
奉和
客意正索寞,诗筒江际来。 一闻清玉韵,如见翠屏开。 磅礴云霄外,腾凌鸾凤回。 仙源朝露蔽,乳窦夜风豗。 九月已冰霰,三时无沴灾。 徒均南亩泽,应老邓林材。 岌岌耸天柱,岩岩尊国台。 高名皆祸尔,真赏岂然哉。 紫盖欹松蔓,青钱点石苔。 神虬潜夭矫,皓鹤舞毰毸。 采药蕃芝术,寻花有杏梅。 丹台今窅窅,苍壁古嵬嵬。 绝顶飞泉落,平崖枯柏摧。 势堪卑蒋霍,名不假刘雷。 释子安生计,幽人足隠媒。 云中认旛刹,汉上醉觥罍。 荜户方穷阨,篮轩阻奉陪。 耳愁尘事入,心怯岁华催。 已作五噫咏,元非三杰才。 先将丘壑意,模写寄春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客人正感到孤独无聊,突然收到了从江边送来的诗筒。 听到那清新优美的诗句,就像看到翠绿的屏风缓缓打开。 那些诗词犹如腾飞的凤凰和鸾鸟,在云霄之外翻腾翱翔。 那仙气缭绕的源泉,早晨被露水掩盖,晚上却受夜风的侵袭。 九月的天气已经开始下冰雹,而一整天都没有什么灾难发生。 虽然南方的田地雨水充沛,但邓林的木材应该已经老去。 那巍峨的天柱山,就像是国家的支柱一样重要。 名誉和声望常常带来麻烦,真正懂得欣赏的人并不多。 松蔓倾斜覆盖着紫色的盖子,石苔上散落着铜钱样的青苔。 在深山之中有神龙在潜藏,还有白鹤在翩翩起舞。 寻找灵芝和草药,杏花和梅花也争相开放。 如今仙境难以寻觅,只有那苍翠的石壁依然高耸。 悬崖顶上飞流直下,平地上的枯柏已被摧残。 地势之高可比美江左的名胜,名声之大不用借助他人的传播。 出家人自有他们的生活计划,隐逸之士有足够的素材来描绘他们的生活。 在云雾之中可以辨认出幡刹寺的影子,汉水之上倒映着酒宴的热闹。 我的茅屋刚刚度过困厄时期,却无法陪你共享这美景。 我担心世俗之事会传入我的耳朵,岁月匆匆也会让我内心不安。 我已经写下了那首《五噫歌》,但我并不是像三杰那样的才子。 我只能把眼前的风景描绘出来,寄给远方的友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索寞:即孤独、冷落的意思。这里指作者感到孤单与寂寞。 2. 诗筒:又称诗篓,是指古代文人之间互相寄送诗稿的竹筒。 3. 清玉韵:形容声音清脆悦耳,犹如玉石之音。 4. 磅礴:本指广大无边,这里借指诗人的才情壮志。 5. 腾凌:飞扬,气势磅礴之意。 6. 鸾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诗人才情出众。 7. 仙源:指风景优美之地。 8. 朝露:早晨的露水。 9. 乳窦:瀑布的水源处。 10. 冰霰:雪粒、冰雹等天气现象。 11. 三时:一日之内早中晚三个时段。 12. 沴灾:自然灾害,灾难。 13. 徒均:指平均分配或平等对待。 14. 南亩泽:泛指农田水利。 15. 邓林材:指邓林之材,语出左思《蜀都赋》:“邓林其材,匠千而程。”指优质木材。 16. 岌岌:形容山势陡峭。 17. 天柱:喻指国家政权中的支柱力量。 18. 岩岩:高大险峻貌。 19. 尊国台:尊贵显要的地位。 20. 高名:盛大的名声。 21. 真赏:真心赞赏。 22. 紫盖:紫色的伞盖。 23. 松蔓:松树的藤蔓。 24. 青钱:铜钱的美称。 25. 点石苔:点缀在石头上的青苔。 26. 神虬:传说中的神龙。 27. 皓鹤:白色的仙鹤。 28. 采药:采摘草药。 29. 蕃芝术:繁殖灵芝之类的中药植物。 30. 丹台:炼丹的台子。 31. 窅窅:深远的样子。 32. 苍壁:深青色的墙壁。 33. 嵬嵬:高大的样子。 34. 绝顶:山顶最高处。 35. 飞泉:从高处直泻而下的泉水。 36. 平崖:平坦的山坡。 37. 枯柏:干枯的柏树。 38. 势堪:相当有气派。 39. 蒋霍:东汉隐士蒋诩、霍介二人,分别隐居于杜陵南、北海西,此处代指隐士。 40. 刘雷:指南朝宋时的隐士刘慧斐、雷次宗。 41. 释子:佛教僧人。 42. 安生计:安心过生活。 43. 幽人:隐士。 44. 足隱媒:值得隐居的原因。 45. 旂刹:寺庙。 46. 汉上:汉水之上。 47. 觥罍:古代酒器。 48. 荜户:用竹子编成的门户,形容家境贫寒。 49. 篮轩:简陋的屋舍。 50. 耳愁:耳朵听到令人忧愁的事情。 51. 尘事:世俗琐事。 52. 心怯:心中担忧。 53. 岁华催:年华老去。 54. 五噫咏:东晋诗人谢灵运的五言长诗《登池上楼》中有“作吏一年,奔波百舍”一句,后被误读为“作吏五噫”,故称作“五噫咏”。 55. 三杰才: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三人并称“三杰”,此处作者自比,表示自己的才华不如他们。
去完善
赏析
《奉和》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边相会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首联以“客意正索寞,诗筒江际来”开篇,揭示了诗人的孤独心境和对诗歌的热爱。颔联通过“一闻清玉韵,如见翠屏开”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欣赏和热爱。接下来的颈联至尾联,诗人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在“紫盖欹松蔓,青钱点石苔”等诗句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诗人还通过“势堪卑蒋霍,名不假刘雷”等诗句,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一首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是唐代诗人袁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后期,具体时间约为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 在这个时期,袁陟作为一位官员,经历了宦海沉浮,曾担任过县尉、监察御史等职位。他的一生中,曾在官场受到排挤,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谪。然而,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五言律诗的创作方面,被誉为“唐才子”之一。 在袁陟生活的时代,唐朝正处于中后期的转折期。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年)的盛世已经过去,朝政逐渐腐败,宦官、藩镇割据等问题日益严重。然而,这个时期的文坛仍然繁荣,许多诗人如杜甫、李白等都活跃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