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犯
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
翠翘敧鬓。
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
睡浓更苦凄风紧。
惊回心未稳。
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
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
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
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女子,容貌清丽,如铅般洁白。脸上微微泛起一丝暗色,如同蜜蜂的黄色在暗中偷袭。头发乌黑,轻轻倾斜在鬓角。
昨晚,月光洒在中庭,我在这月光下与你相识。睡意正浓,却被冰冷的寒风吹得无法安稳。惊醒后,心情仍未稳定。清晨的阳光照进来,一杯清新的茶,让我感受到了花的梦境。
湘娥化身为这幽香的花儿,她的身影,如凌波仙子一般,飘渺在古老的岸边,云层中的遗憾。她站在石阶旁,花香四溢,梅花隐藏著韵味。
熏炉旁边,我轻轻移动,靠在枕头上,又看到了你那美丽的黑发。我想,在清华池馆欣赏美景,酒杯必须满盈。

去完善
释义
1. 小娉婷:形容花朵娇小美丽。
2. 清铅素靥:清铅是指花朵的颜色,素靥是指花朵的形态。
3. 蜂黄暗偷晕:蜂黄是指蜜蜂的颜色,暗偷晕是指颜色相互融合。
4. 翠翘敧鬓:翠翘是指花朵的形状,敧鬓是指花朵附在头发上。
5. 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冷中庭是指夜晚的天气,月下相认是指月亮照亮花朵。
6. 睡浓更苦凄风紧:睡浓是指夜晚的睡眠,凄风紧是指寒冷的风。
7. 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晓色是指早晨的阳光,一壶葱茜是指花朵的颜色,花梦准是指花朵的盛开时间。
8. 湘娥化作此幽芳:湘娥是指湘水女神,幽芳是指花朵的香气。
9. 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凌波路是指古代神话中的道路,古岸云沙是指古老的岸边和云沙。
10. 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临砌影是指花朵贴在墙壁上,寒香乱是指花朵的香气混乱,冻梅藏韵是指梅花的味道和香气。
11. 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熏炉畔是指靠近炉子,旋移傍枕是指转动枕头,玉人垂绀鬒是指美丽的女子头发乌黑。
12. 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清华池馆是指美丽的花园,台杯须满引是指酒杯要满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花犯》是吴文英的一首咏花词,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惋惜之情。
词中以“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起笔,描绘了花朵的娇小、清新和色彩斑斓的形象。这里的“小娉婷”既指花朵的娇小,也暗示了花朵的妩媚动人。而“清铅素靥”则形象地展现了花朵的清新和纯洁,仿佛是月光下的美人。“蜂黄暗偷晕”则写出了花朵的色彩丰富,如同蜜蜂的黄色花粉在花朵上悄悄晕染。
接下来,“翠翘敧鬓”继续描绘花朵的美丽,翠翘是翠绿色的花朵,在这里比喻花朵的翠绿和挺拔。而“昨夜冷中庭,月下相认”则通过夜晚和中庭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使得花朵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美丽和独特。
“睡浓更苦凄风紧。惊回心未稳”一句,通过风吹动花朵的画面,表达了花朵在风雨中的脆弱和无奈。而“送晓色、一壶葱茜,才知花梦准”则通过早晨的阳光,表达了对花朵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遗恨”三句,将花朵与湘娥(传说中的一位仙女)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和怀念之情。而“临砌影,寒香乱、冻梅藏韵”则通过寒冷的环境中,花朵依然散发出香气和韵味,表现了花朵的坚韧和美丽。
“熏炉畔、旋移傍枕,还又见、玉人垂绀鬒”两句,通过在熏炉旁倚靠在床边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欣赏。而“料唤赏、清华池馆,台杯须满引”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希望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花犯》通过对花朵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花犯》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南宋晚期。此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战乱频仍,民不聊生。
吴文英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早年家贫,后入仕为官,但因性格孤傲,不善逢迎,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游历江南各地,对民间疾苦有较深的了解。这一时期,他的词作多描绘江南水乡风光,抒发个人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花犯》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凋谢和重生,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