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孝若二首 其二
宜男草长欲忘忧,含笑花开却似羞。
转蕙有风凉意动,重梅过雨涨痕留。
幽闲岁月难消受,香火朝昏未答酬。
珍重友朋相慰藉,鼎来赓和得因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宜男草蓬勃生长想让人忘记忧愁,含笑花绽放却又如羞涩的美人。
转过蕙草感受微风拂面的凉意,雨水滋润后的梅花留下了更深的痕迹。
悠闲的日子难以消受,早晚安详的香火还未报答。
珍惜朋友们相互安慰与鼓舞,通过诗词歌赋沟通情感成为可能。
去完善
释义
1. 宜男:植物名,又名萱草、忘忧草。古人以宜男草寓意生男。
2. 含笑: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的植物名称,夏季开花,花色淡黄,花香浓郁。
3. 转蕙:转动蕙草扇子。古代夏天用以取凉之物。
4. 重梅:指二次开花的梅花。
5. 涨痕:雨水过多造成的地面积水痕迹。
6. 香火:指寺院中供奉神佛的香烛和灯火。
7. 赓和:即唱和,指和别人诗词相呼应的作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致和生活情景的诗篇,作者通过对宜男草、含笑花、转蕙和风、重梅和雨的描绘,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幽闲岁月的向往和对友朋慰藉的珍视。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刘孝若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正值南宋中叶,社会相对安定。
在这个时期,许及之作为一名文人官员,他的政治生涯颇为起伏。他曾担任过京官、地方官等多种职务,但因秉性耿直、不善钻营,在官场中并不得意。他在诗中写道:“岁月不贷人,乡闾老朋旧”,表达了对自己年华老去、壮志未酬的感慨。
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方面,南宋宁宗时期的文化氛围浓厚,士大夫阶层重视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喜爱。许及之的这首《次韵刘孝若二首 其二》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他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于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哲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