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翁承之见寄二首 其二
伊我索居吟雪屋,怀君独夜步风廊。
语离尚忆三春暮,共醉曾分一日光。
忽喜斜封书绢白,更传妙语色丝黄。
遥知发兴虬松下,白眼看天自举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在寂静的小屋里独自咏雪,怀念着那个朋友在寒冷的夜晚漫步。想起我们离别的时刻仿佛还是春天,共同分享那短暂的白昼时光。突然间收到了你的来信,心中欢喜不已,信中传来你温暖的问候和关心。我知道你在遥远的松树下豪情万丈,傲然地看着天空,举杯庆祝。
去完善
释义
1. 伊我:我。
2. 索居:独居。
3. 吟雪屋:描述诗人居住的屋子。这里可能指在寒冷的天气中独自吟诗。
4. 怀君:想念您,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5. 独夜步风廊:指在夜晚独自在走廊上散步,感受风声。
6. 三春暮:指春天的最后一个月,暮春。这里用春天比喻与朋友度过的美好时光。
7. 共醉曾分一日光:形容曾经与朋友共享欢乐时光。
8. 斜封书绢白:指书信的封口是斜的,信中使用的信纸洁白。
9. 妙语:优美的言辞。
10. 色丝黄:指黄色的蚕丝,这里可能是指纸张的颜色。
11. 遥知:远距离了解。
12. 发兴:激发出兴致。
13. 虬松:弯曲的松树。
14. 白眼看天:表示高傲的姿态,昂首望天。
15. 自举觞:自己举起酒杯。
去完善
赏析
《次韵翁承之见寄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范浚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怀念友人的心情。诗人通过回忆过去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接着,诗人收到了友人寄来的书信和诗句,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最后,诗人想象着在遥远的异地,友人在松树下抒发豪情壮志,独自饮酒赋诗的情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翁承之见寄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范浚所作。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宋仁宗时期(公元1022年-1063年),范浚生活在南宋的初年。在这个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较快,文学艺术的繁荣给文人墨客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天地。
在人生际遇方面,范浚以科举进入官场,但他一直郁郁不得志。他曾任太常博士、国子监祭酒等官职,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这样的背景下,范浚选择离开官场,专心于文学创作和教育工作。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
范浚生活的时代,正值北宋末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士人阶层在政治上受到压制,难以施展才华;另一方面,社会底层的民众生活困苦,饱受剥削和压迫。范浚的诗作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