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进士陈峣往睦州谒冯郎中
孤帆几日程,投刺水边城。
倚櫂逢春老,登筵见月生。
饮酣杯有浪,棋散漏无声。
太守怜才者,从容礼不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艘小船飘荡在几天的旅程中,靠岸在水边的城市投下影子。
站在船上,春天已经老去,登上筵席时能看到月亮升起。
喝酒喝到酣处,杯子都摇晃了起来,下棋结束后,滴漏声也消失了。
太守是个爱惜人才的人,对待我们这些文人总是礼遇不轻。
去完善
释义
1. 送进士陈峣往睦州谒冯郎中:这是一首送别诗,标题中的“送进士陈峣”是即将前往的人,“睦州”是他的目的地,“冯郎中”是他将要拜访的人。
2. 孤帆几日程:“孤帆”指独舟,即陈峣所乘的船只;“几日程”指到睦州需要的时间。
3. 投刺水边城:“投刺”指投递名帖以拜见;“水边城”指位于水边的城市,即睦州。
4. 倚櫂逢春老:“倚櫂”指依靠船桨,形容船上休息的样子;“春老”指春天的末尾。
5. 饮酣杯有浪:“饮酣”指喝酒喝到兴头上;“杯有浪”指酒杯里的酒晃动起来像波浪一样。
6. 棋散漏无声:“棋散”指下棋结束后;“漏无声”指计时器(古代的钟或漏壶)不再发出声音,表示夜深了。
7. 太守怜才者:“太守”指州郡的最高长官;“怜才者”指对人才爱护和尊重的人。
8. 从容礼不轻:“从容”指不慌不忙的态度;“礼不轻”指对待礼仪很慎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章孝标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陈峣即将离开的离愁别绪和美好祝愿。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离别之际的场景以及友人间深厚的感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创作于晚唐时期,章孝标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语言优美,内容丰富多彩,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在这首诗中,章孝标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在这个时代,晚唐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然而,这也激发了文人们的创作热情,他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章孝标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状况。
在创作这首诗时,章孝标的人生经历也比较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后来,由于政治原因被贬谪,这使得他对社会的观察更加深刻。在他一生中,他结交了许多朋友,这些朋友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来源。《送进士陈峣往睦州谒冯郎中》就是他为送别朋友而创作的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