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松

标题包含
小松
爪叶鳞条龙不盘,梳风幕翠一庭寒。 莫言只是人长短,须作浮云向上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不要把别人的批评当作无法逾越的天堑,要将它看作是向上攀登的动力和契机。
去完善
释义
1. 爪叶鳞条:指松树的形状特征。爪叶,松树的针状叶子;鳞条,松树的树干皮。 2. 龙不盘:比喻松树形态独特,不受约束。 3. 梳风:梳理风的形象说法,意指松树在风中摇曳生姿。 4. 幕翠:意为松树绿色的外观好像帘幕一样遮盖住周围的环境。 5. 人长短:此处应该为“任长短”,即任由他人说长道短的意思。 6. 浮云:喻指无关紧要的闲言碎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嫩小的松树,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了松树以顽强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诗人认为,尽管这株小松树还不甚高大,但不应轻视它的潜力,而应当把它看作是未来的栋梁之材。正如诗中的“须作浮云向上看”所表达的那样,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和潜在的价值,不可只着眼于眼前的事物表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松》是唐朝诗人章孝标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时期,约公元85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唐朝已走向衰落,虽然表面上仍然维持着繁荣的气象,但实际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间疾苦日深。 章孝标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个人际遇也颇受时局影响。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直到晚年才获得一官半职,担任苏州刺史。然而,他在任期内并没有做出显著的政绩,后来因故被免职。这段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个人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小松》这首诗中,章孝标通过描绘松树的生长过程,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他借用松树从幼苗到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来比喻人生的成长和奋斗。同时,他也借松树的生长环境,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时局的关切。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又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